莱菔丸

莱菔丸,中医方剂名。出自《万氏家抄方》卷六。具有下气消胀之功效。主治痘后中气虚作胀者。
出处 《万氏家抄方》卷六
功能 下气消胀
主治 痘后中气虚作胀者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莱菔丸

处方

莱菔子300克(淘,焙干,炒黄)

制法

上一味,捣罗为末,以砂糖和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治肺嗽。

用法用量

绵裹含化。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万氏家抄方》卷六:莱菔丸

别名
处方

胡椒厚朴煎汤,浸过晒干)2钱,白术(壁土炒)1两,莱菔子(炒)5钱。

制法

上为末。蒸饼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下气消胀。主痘后中气虚作胀者。

用法用量

莱菔子丸(《片玉痘疹》卷十二)。

摘录
《万氏家抄方》卷六

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七引《胜金方》,名见《圣济总录》卷六十五:莱菔丸

处方

莱菔子半升(淘择洗,焙干,炒黄)。

制法

上为末,以沙糖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肺疾咳嗽。

用法用量

绵裹含化。

摘录
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七引《胜金方》,名见《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莱菔丸

组成

胡椒厚朴煎汤,浸过晒干)二钱、白术(壁土炒)一两、莱菔子(炒)五钱。

用法用量

上为末。蒸饼糊丸,如梧桐子大。陈皮汤送下。

功用

下气消胀。

主治

痘后中气虚作胀者。

方义

莱菔子经炒则有降气,消食,除胀,止痛功用,同时加倍用白术以健脾利湿,辅助消化。厚朴泻湿满以下水结,佐胡椒辛温暖胃散寒。陈皮汤送下以使气行,水行,浮肿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