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治散

两治散,中医方剂名。出自《辨证录》卷十三。主治腰眼之间,忽长疽毒,疼痛呼号。
出处 《辨证录》卷十三
主治 腰眼之间,忽长疽毒,疼痛呼号
别名

两治汤

处方

白术1两,杜仲1两,当归1两,金银花3两,防己1钱,豨莶草3钱。

功能主治

腰眼之间,忽长疽毒,疼痛呼号。

用法用量

两治汤(《洞天奥旨》卷七)。

各家论述

此方用白术杜仲以利其腰脐,气通而毒自难结也,又得金银花当归之类补中有散,而防己、豨莶直入肾宫,以祛其湿热之毒。阴阳无偏胜之虞,邪正有解分之妙,自然1-2剂成功,非漫然侥幸也。

摘录
《辨证录》卷十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两治散

组成

白术一两,杜仲一两,当归一两,金银花三两,防己一钱,稀莶草三钱。

用法用量

水煎服。一剂而痛轻,二剂而痛止,三剂全愈。

主治

腰眼之间,忽长疽毒,疼痛呼号。

重要文献摘要

《辨证录》:“必须合阴阳并治之,化其毒则毒气如扫,倘不补阴而竟治其毒,则肾气愈伤而毒难速化,即补阴而不补阳,则阴无阳不生,毒且深藏于肾宫,而不得外泄矣。两治散,处方为白术一两,杜伸一两,当归一两,金银花三两,防己一钱,稀签草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