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三味,以水七升(1400ml),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600ml),去滓,温服一升(200ml),日三服。
素体阳虚,感受风寒,恶寒,不发热,或有微热,苔白,脉沉;肾阳不足,风湿外侵,通身浮肿。
1、本方主治,既有阳虚之本,又有感寒之标,是标本兼治之剂。临床以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舌淡苔白,脉沉为应用指征。
2、本方不仅治阳虚复感外邪,尚用于急慢性肾炎,肺心病之浮肿属阳虚水停而兼表证者;亦可用于病态窦房节综合征、外感、关节挛缩等病症而见本方证者。
1、《医宗金鉴》:此详上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仍脉沉发热不解者,宜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其汗也。盖谓二三日不见吐利里寒之证,知邪已衰,然热仍在外,尚当汗之,但不可过耳!故不用细辛而用甘草,盖于温散之中有和意也。此二证,皆未日无汗,非仲景略之也,以阴不得有汗,不须言也。
2、《伤寒来苏集》:彼太阳病而反沉,便用四逆以急救其里,是里寒阴盛也。此少阴脉而表反热,便于表剂中加附子以预固其阳,是表热阳衰也。夫以发热无汗,太阳之表;脉沉,但欲寐,少阴之里。设用麻黄开媵理,细辛散浮热,而无附子以固元阳,则太阳之微阳外亡。惟附子与麻黄并用,则寒邪散而阳不亡。此里病及表,脉沉而当发汗者,与病在表,脉浮而发汗者径庭也。若表微热,则受寒亦轻,故以甘草易细辛而微发其汗,甘以以散之者间矣。[柯琴]
3、《绛雪园古方选注》:少阴无里证,欲发汗者,以熟附固肾,不使麻黄深入肾经劫液为汗,更妙在甘草缓麻黄,于中焦取水谷之津为汗,则内不伤阴,邪从表散,必无过汗亡阳之虑矣。
4、《伤寒论三注》:少阴证见,当用附子,太阳热见,可用麻黄,已为定法,但易细辛以甘草,其义安在?只因得之二三日,津液渐耗,比始得者不同,故去细辛之辛散,益以甘草之甘和,相机施治,分毫不爽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