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黄褐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味苦。
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1~2次。
大蜜丸每丸重9g
密封。
上为细末,入别研药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顺三焦,和五脏,润肠胃,除风气,治冷热壅结,津液耗少,大便闭难或不通。若年高气弱及有风之人,大便秘涩者宜服。
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温水临卧服之。
上十三味,同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理气疏风,润肠通便。治风寒积滞内阻,三焦不和,胸膈满闷,大便秘涩。
每服15~20丸,临卧时用温开水送下。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治产后气虚津伤,大便秘涩。
空腹时用温开水送下20丸。大便未通可加丸数。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治大便涩滞不通。
每服20~30丸,食后用温开水送下。
上为末,炼蜜入麻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大便秘结,胃实能食,小便热赤者。
每服50丸,食前白汤送下。
上三味为末,与芒硝、麻仁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腹内壅闭,大便不通,气喘息促。
每服20丸,空心煎粟米饮送下,至晚再服。
上除麻仁外,为末,入麻仁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乳石发动,痈肿发背,及脏腑涩滞。
每服20丸,温水送下。未效,加至30丸。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大便秘涩。
每服50丸,食前温熟水送下。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顺三焦,和五脏,润肠胃,除风气。主三焦不和,脏腑虚冷,胸膈疰闷,大便秘涩。
每服15-20丸,临卧温水送下。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虚劳气壅,大便秘涩,四肢烦疼。
每服30丸,食前以生姜汤送下。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大肠风热秘涩,气壅闷。
每服30丸,食前以温水送下。以利为度。
忌苋菜。
大麻仁1升,黄芩2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
连月饮酒,咽喉烂,舌上生疮。
含之。
大麻子1升(捣),黄柏2两(末)。
上以炼蜜为丸。
连月饮酒,喉咽烂,舌上生疮。
《普济方》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一粒,含化。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大便难,五脏气壅,三焦不和,热结秘涩。
每服30丸,空心以生姜汤送下,晚再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