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化滞汤

木香化滞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内外伤辨惑论》卷下。具有调气,益气之功效。主治因忧气食湿面,结于中脘,腹皮底微痛,心下痞满,不思饮食,食之不散。
出处 《内外伤辨惑论》卷下
功能 调气,益气
主治 因忧气食湿面,结于中脘,腹皮底微痛,心下痞满,不思饮食,食之不散

《内外伤辨》卷下:木香化滞汤

处方

半夏30克 草豆蔻甘草(炙)各15克 柴胡12克 木香 橘皮各9克 枳实(麸炒,去瓤)当归梢各6克 红花1.5克

制法

上药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治情志不遂,食滞中脘,腹部微痛,心下痞满,不思饮食,食之不散。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40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注意

服药期间,忌酒及湿面。

摘录
《内外伤辨》卷下

《赤水玄珠》卷五:木香化滞汤

处方

甘草(炙)白檀香 藿香 陈皮 桔梗 大腹皮 茯苓 白豆蔻仁各0.6克 砂仁 人参 青皮 槟榔 木香 姜黄 白术各1.2克

功能主治

治气机阻滞,心腹满闷。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赤水玄珠》卷五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木香化滞汤

组成

半夏一两,草豆蔻仁、甘草(炙)各五钱,柴胡四钱,木香橘皮各三钱,枳实(麸炒,去瓤)、当归梢各二钱,红花五分。

用法用量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二大盏,加生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滓,食远稍热服。

功用

调气,益气。

主治

因忧气食湿面,结于中脘,腹皮底微痛,心下痞满,不思饮食,食之不散。

方义

方中柴胡为君药,疏肝行气解郁。半夏散结消痞,降逆和胃;木香行气调中止痛,是为臣药。当归养血补肝,同红花以活血止痛;草豆蔻陈皮行气化湿和中,枳实破气消滞,生姜和中止呕,均为佐药。炙甘草为使药,补中益气,调和渚药。全方配伍,共收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功。

使用注意

忌酒、湿面。

重要文献摘要

《经方解郁》:“忧思痞结,不思饮食,腹皮微急,以木香化滞汤、消痞丸消而磨之,亦攘之之意也。诸湿肿满,肿,湿热发黄,以实脾利水之剂燥之,孰非攘而夺之之意欤。”

《医方便览》:“气虚误下亦能成忧思恚怒,气郁成痞,七气汤、消痞汤饮食填塞胸中.保和丸、枳实导滞丸、木香化滞汤。外伤风冷,饮食不化,平胃散加吴蓑萸、藿香、草蔻之类温之。痰气不利者,积桔二陈汤,或导痰汤加黄连、瓜仁、天花粉痰兼火者,黄芩利膈丸。痰滞胸膈者,宜用吐法湿热太甚者。”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