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解肌汤

牛蒡解肌汤,中医方剂名。出自《疡科心得集》卷上。主治①《疡科心得集》:头面风热,或颈项痰毒,风热牙痈。②《喉科家训》:烂喉丹痧初起,脉紧弦数,恶寒头胀,肤红肌热,咽喉结痹肿腐,遍身斑疹隐隐。
出处 《疡科心得集》卷上
功能 祛风清热,消肿散结
主治 ①《疡科心得集》:头面风热,或颈项痰毒,风热牙痈。②《喉科家训》:烂喉丹痧初起,脉紧弦数,恶寒头胀,肤红肌热,咽喉结痹肿腐,遍身斑疹隐隐

《疡科心得集》卷上:牛蒡解肌汤

处方

牛蒡子 薄荷 荆芥 连翘 山栀 丹皮 石斛 玄参 夏枯草

功能主治

治头面风热,颈项痰毒,风热牙痛,兼有表证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疡科心得集》卷上

清·《疡科心得集》:牛蒡解肌汤

组成

牛蒡子(9克)、薄荷(3克)、荆芥(12克)、连翘(9克)、山栀子(9克)、牡丹皮(9克)、石斛(9克)、玄参(9克)、夏枯草(9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疏风清热,凉血解毒。

主治

主治头面颈项疮疡初起,局部红肿,兼恶寒发热、头痛、口干、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浮数。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咽炎、急性淋巴结炎等病症。

1.流行性腮腺炎:以牛蒡解肌汤联合甲氰咪胍治疗20例,以消肿及退热的时间判断疗效。结果。平均消肿时间为3.8日,平均退热时间为1.5日。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第4期)

2.急性咽炎:以本方加减治疗76例,与青霉素静滴治疗80例对照,疗程为5日,以症状及体征的减轻判断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治愈21例,显效37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37%;对照组临床治愈20例,显效35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8.75%。(《中国中医急症》2003年第4期)

3.急性淋巴结炎:以牛蒡解肌汤发表治疗颈部急性淋巴结炎30例。以局部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局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为治愈。结果:1周内治愈16例,2周内治愈14例。(《天津中医药》2003年第4期)

方解

本方主要用于头面颈项疮疡。方中牛蒡子辛散风热,解毒消肿;薄荷荆芥疏风散邪,以增强牛蒡子疏散风热之力,使邪从表解;连翘、夏枯草清热解毒,散结消痈;牡丹皮、山栀子玄参清热泻火,凉血散血;玄参石斛相配可滋阴清热。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清热,凉血消肿之功。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牛蒡解肌汤能改善凝血功能,对实验性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模型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改善凝血功能有关。

方歌

牛蒡解肌翘丹栀,夏枯荆薄石斛玄,疏风清热又散肿,牙痛颈毒皆可医。

摘录
清·《疡科心得集》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牛蒡解肌汤

歌诀

牛蒡解肌丹栀翘,荆薄斛玄夏枯草;疏风清热又散肿,牙痛颈毒俱可消。

组成

牛蒡子9g,薄荷3g,荆芥9g,连翘9g,山栀9g,丹皮9g,石斛9g,玄参9g,夏枯草9g。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功用

祛风清热,消肿散结。

主治

①《疡科心得集》:头面风热,或颈项痰毒,风热牙痈。

②《喉科家训》:烂喉丹痧初起,脉紧弦数,恶寒头胀,肤红肌热,咽喉结痹肿腐,遍身斑疹隐隐。

方义

本方治诸证是由风热火毒循经上攻,蕴结颈项腮而致。治宜疏风清热,散结消肿。方中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散肿,为君药。以薄荷荆芥疏风散热解郁;连翘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夏枯草清漱肝火,消散淤结;栀子泄火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石斛养阴生津清热。诸药协同,具有疏风解肌,清热解毒,散结清肿之功。

加减化裁

热甚者,加银花、石膏黄芩;便秘者,重用牛蒡子,加瓜萎仁、积实、莱菔子;肿块坚硬者。加丹参、赤芍;肿块化脑者,去荆芥牛蒡子薄荷,加穿山甲、皂角刺。

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疡科心得集  刘涓子鬼遗方》:“夫风热痰皆发于颈项间,以风温阻于少阳梢络而发。初起寒热,项间酸痛,结核形如鸡卵,根盘散漫,色白坚肿,斯时宜用牛蒡解肌汤,五日后身凉自能消散。如身热不退,即顶尖色渐转微红,而成脓矣,穿溃后脓泄邪退,自能收口。然此汪生于幼孩者多,盖风温袭人,化火发热最易成脓,以幼孩纯阳,不耐身热故也。成脓时或发痉厥,不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