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饮

排气饮,中医方剂名。出自《景岳全书》卷五十一。主治①《景岳全书》:气逆食滞胀痛。②《谦斋医学讲稿》:脐腹痛,痛时多在脐腹周围,喜手按或温掩,伴见肠呜自利,饮食少味,消化迟钝,舌苔白腻。
出处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主治 ①《景岳全书》:气逆食滞胀痛。②《谦斋医学讲稿》:脐腹痛,痛时多在脐腹周围,喜手按或温掩,伴见肠呜自利,饮食少味,消化迟钝,舌苔白腻
处方

陈皮4.5克 木香2.1~3克 藿香4.5克 香附6克 枳壳4.5克 泽泻6克 乌药6克 厚朴3克

功能主治

行气散滞。治气逆,食滞腹胀,疼痛,癫狂。

用法用量

以水200毫升,煎至140毫升,热服。

食滞,加山楂、麦芽各6克;寒滞,加焦干姜,吴茱萸,肉桂之属;气逆甚者,加白芥子沉香青皮槟榔之属;呕吐而痛,加半夏、丁香之属;小腹疼痛,加小茴香;如兼疝症,加荔枝核(煨熟捣碎)6~9克。

摘录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排气饮

组成

陈皮一钱五分(4.5g),木香七分或一钱(2.1-3g),藿香一钱五分(4.5g),香附二钱,枳壳(6g)一钱五分(4.5g),泽泻二钱(6g),乌药二钱(6g),厚朴一钱(3g)。

用法用量

水一钟半,煎七分,热服。

主治

①《景岳全书》:气逆食滞胀痛。

②《谦斋医学讲稿》:脐腹痛,痛时多在脐腹周围,喜手按或温掩,伴见肠呜自利,饮食少味,消化迟钝,舌苔白腻。

方义

方中枳壳陈皮香附木香乌药行气消胀,为主药;徽香、泽泻、摩朴芳香化湿、利湿为辅药。诸药配伍共奏理气消胀之功。

配伍特点

方用陈皮枳壳以理气,合以蠹香、厚朴以化湿,为其配伍特点。

运用

临床常用于治疗气滞腹胀之证。

以脘腹胀满、得暧气或矢气则舒为其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

如食滞者,加山楂,麦芽各二钱;如寒滞者,加焦干姜、吴茱萸、肉桂之属;如气逆之甚者,加白芥子沉香青皮槟榔之属;如呕而兼痛者,加半夏、丁香之属;如痛在小腹者,加小茴香;如兼疝者,加荔枝核(煨熟,捣碎)用二三钱。

使用注意

本方组成中芳香辛燥药较多,易于伤津耗气,应适可而止,勿使过剂,尤其是年老体弱,以及妇女怀孕或素有崩漏、吐衄者应慎用。

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医级》:“排气饮治诸气逆结胀痛,及痰食诸滞之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