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积导饮丸

破积导饮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卫生宝鉴》卷十四。具有理气破积,活血导饮之功效。主治积滞内停,留结成块,气机不通,水浊内泛而见积块坚硬,脘腹胀满,心下痞闷,饮食不消,或呕恶,浮肿,小便不利,或大便不下者。
出处 《卫生宝鉴》卷十四
功能 理气破积,活血导饮
主治 积滞内停,留结成块,气机不通,水浊内泛而见积块坚硬,脘腹胀满,心下痞闷,饮食不消,或呕恶,浮肿,小便不利,或大便不下者
处方

槟榔 陈皮(去白)广木香 青皮(去白)枳壳(麸炒)枳实(麸炒)广茂(炮)半夏(泡七次)京三棱(炮)神曲(炒)麦蘖(炒)干生姜 茯苓(去皮)甘草(炙)泽泻各15克 牵牛(头末)6克 巴豆(去心、膜)3个(取霜)

制法

上药为末,入巴豆和匀,生姜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积块坚硬,饮食不消,心下痞闷。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姜汤下。

摘录
《卫生宝鉴》卷十四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破积导饮丸

组成

槟榔陈皮(去白)、广木香青皮(去白)、枳壳(麸炒)、枳实(麸炒)、广茂(炮)、半夏(泡七次)、京三棱(泡)、神曲(炒)、麦蘖(炒)、干生姜、茯苓(去皮)、甘草(炙)、泽泻各五钱(15g),牵牛(头末)二钱(6g),巴豆三个(去心膜,取霜)。

用法用量

上为末,入巴豆匀,生姜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温姜汤送下。

功用

理气破积,活血导饮。

主治

积滞内停,留结成块,气机不通,水浊内泛而见积块坚硬,脘腹胀满,心下痞闷,饮食不消,或呕恶,浮肿,小便不利,或大便不下者。

方义

本方治证乃由气血壅塞,积滞不化,邪气内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蕴结脾胃所致。病机较为复杂。治宜调理气血,畅运中土,泻下积滞。方中用陈皮半夏调脾和胃,畅顺气机,以三棱、莪术活血化瘀,通经散结。二者并为主药,以气血并治。辅以木香青皮枳壳枳实以加强主药理气作用,其中木香主入脾、胃、大肠经,青皮主入肝经,枳壳枳实入肺、脾经,四药配合,则可调一身上、中、下之气;槟榔行气并能利水消积,引邪下达;泽泻通利小便;牵牛、巴豆荡涤胃肠,泻下秽浊,逐水去积退肿;茯苓神曲麦芽、干姜、甘草补脾健中,顾护胃气,并可防止因攻逐过度而致中气衰败。如此主辅配伍,则可达到浊下气顺之目的。

运用

本方现用于恶性肿瘤如肝癌、胃癌之腹水,或引起的梗阻有效。

加减化裁

若腹胀如鼓,小便不通者,加车前子、半边莲、猪苓通草;若见发热,烦渴者加黄连芦根龙胆草半枝莲

使用注意

本方药性偏峻,得泻后应适当调养,慎防攻逐太过而伤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