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燥解郁,化痰降逆。治噎膈。咽下梗塞,食入即吐,或朝食暮吐,胃脘胀痛,舌绛少津,大便干结者。
水煎服。
理气开郁,润燥化痰。
噎膈,吞咽梗阻,胸膈痞胀隐痛,嗳气则舒,干呕或泛吐痰涎,或伴大便艰涩,口干咽燥,形体逐渐消瘦,舌红苔白,脉细弦。
启膈散以开郁消瘀与润燥生津之品同用,并于降逆散结之中伍以醒胃升阳之品,主要用于治疗痰气郁滞于胸膈之证,乃“通噎膈,开关之剂”(《医学心悟》)。
方中砂仁壳理气醒胃,“气味薄、燥性小,肝旺胃弱者用之合宜”“但缺乏砂仁温中散寒的效力”(《用药心得十讲》)。临床上可用砂仁代替。荷叶蒂,即荷叶的基部,能健脾祛湿,升发脾阳,其作用与荷叶同,但“其味厚胜于他处也”(《本经逢原》)。临床报道中多用荷叶代替。杵头糠即米皮糠的内衣,为稻米的种皮,具有开胃下气之功,是前人治疗噎膈的常用药物;北方亦有采用高梁糠者,发酵后取末冲服重用,以取消食化滞之功。
原方下注:“虚者,加人参;前证若兼虫积,加胡黄连、芜荑,甚者,用河间雄黄散吐之;若兼血积,加桃仁、红花,或另以生韭汁饮之;若兼痰积,加广橘红;若兼食积,加h子、麦芽、山楂。”此外,临床如见呃逆,加公丁香、柿蒂;食管癌,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天龙等;若气郁化火者,去砂仁,酌加黄连、山栀、金果榄、山豆根等;大便不通者,加大黄、莱菔子等,但不可多服、久服,以免更劫其阴。
启膈散体外对不同组织来源的多种肿瘤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同时亦可刺激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从而促进正常免疫细胞的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