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淋汤

气淋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具有升阳益气,滋阴利水之功效。主治气淋,少腹常常下坠作疼,小便频数,淋涩疼痛。
出处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功能 升阳益气,滋阴利水
主治 气淋,少腹常常下坠作疼,小便频数,淋涩疼痛
处方

生黄耆15克 知母12克 生杭芍9克 柴胡6克 生明乳香 生明没药各3克

功能主治

治气淋。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气淋汤

歌诀

气淋小腹坠胀疼,溲频淋涩湿热成;芪知乳没柴芍用,升提疏利溺畅通。

组成

生黄芪五钱(15g),知母四钱(12g),生杭芍三钱(9g),柴胡二钱(6g),生明乳香一钱(3g),生明没药一钱(3g)。

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温服,日2次。

功用

升阳益气,滋阴利水。

主治

气淋,少腹常常下坠作疼,小便频数,淋涩疼痛。

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人,年三十许,患血淋。溲时血块杜塞,努力始能溲出,疼楚异常。且所搜者上多浮油,胶黏结于器底,是血淋而兼膏淋也。从前延医调治,经三十五人,服药年余,分毫无效,恬赢已甚。后愚诊视,其脉弦细,至数略数,周身肌肤甲错,足骨凸处其肉皮皆成旋螺,高寸余,触之甚疼。盖卧床不起者,已半载矣。细询病因,谓得之忿怒之余误坠水中,时当秋夜觉凉甚,遂成斯证。知其忿怒之火,为外寒所束,郁于下焦而不散,而从前居室之间,又有失保养处也。拟投以此汤,为脉弦,遂以柏子:(炒捣)八钱代方中山药,以其善于养肝也。疏方甫定,其父出所服之方数十纸,欲以质其同异。无须细观,诸方与吾方同者,惟阿胶、白芍耳,阅之果然。其父问何以知之? 愚日:吾所用之方,皆苦心自经营者,故与他方不同。服三剂血淋遂愈,而膏淋亦少减。改用拙拟膏淋汤,连服二十余剂,膏淋亦愈,而小便仍然频数作疼。细询其疼之实状,谓少腹常觉疼而且坠,时有欲便之意,故有尿即不能强忍,知其又兼气淋也。又投以拙拟气淋汤,十剂痊愈。周身甲错,足上旋螺尽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