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珍丸

七珍丸,中医方剂名。出自《普济方》卷三十三引《博济》。具有补真益气,壮腰膝,进饮食之功效。主治小便白淫。
出处 《普济方》卷三十三引《博济》
功能 补真益气,壮腰膝,进饮食
主治 小便白淫
处方

僵蚕(炒)160g 全蝎160g 麝香16g 朱砂80g 雄黄80g 胆南星80g 天竺黄80g 巴豆霜32g 寒食曲160g

性状

朱红色的水丸;气芳香浓郁,味辣、微苦。

炮制

以上九味,除麝香巴豆霜外,雄黄朱砂分别水飞成极细粉;其余僵蚕等五味粉碎成细粉;将麝香研细,与上述粉末(取出朱砂适量作包衣用)配研,过筛,混匀,用水泛丸,低温干燥,用朱砂粉末包衣,即得。

功能主治

定惊豁痰,消积通便。用于小儿急惊风,身热、昏睡、气粗、烦燥,痰涎壅盛,停乳停食,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

口服,小儿三至四个月,一次3丸;五至六个月,一次4~5丸;周岁,一次6~7丸;一日1~2次;周岁以上及体实者酌加用量,或遵医嘱。

规格

每200丸约重3g

贮藏

密封。

摘录
《中国药典》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七珍丸

组成

肉苁蓉半斤(细切,酒煮,烂研成膏),补骨脂(炒)、巴戟天(去心)、附子(炮,去皮脐)各二两,杏仁(汤浸,去皮尖)、桃仁(汤浸,去皮尖)、胡桃仁(研)各一两。

用法用量

上将后六味捣研成末,与苁蓉膏同,研匀,更入炼蜜捣三五百杵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热酒化下,日三服。

功用

补真益气,壮腰膝,进饮食。

主治

小便白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