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散

三甲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温疫论》卷下。具有通络消瘀,清热养血之功效。主治瘟疫伏邪已溃,正气衰微,不能托出表邪,客邪胶固于血脉,主客交浑,肢体时疼,脉数身热,胁下锥痛,过期不愈,致成痼疾者。
出处 《温疫论》卷下
功能 通络消瘀,清热养血
主治 瘟疫伏邪已溃,正气衰微,不能托出表邪,客邪胶固于血脉,主客交浑,肢体时疼,脉数身热,胁下锥痛,过期不愈,致成痼疾者
处方

鳖甲 龟甲(并用酥炙黄为未,如无酥,各以醋炙代之)各3克 穿山甲(土炒黄,为末)1.5克 蝉蜕(洗净,炙干)l.5克 僵蚕(白硬者,切,生用)1.5克 牡蛎(煅为末)1.5克 蟅虫3个(干者擘碎,鲜者杵烂,和酒少许,取汁人汤药同服,其滓人诸药同煎)白芍(酒炒)2.1克 当归1.5克 甘草0.9克

功能主治

治素患久疟或内伤,身体羸弱,复感疫气,饮食暴减,胸膈痞闷,身疼发热,彻夜不寐,经治热减得睡,饮食稍增,但仍肢体时疼,胸胁锥痛,脉数、身热不去,过期不愈者。

用法用量

上药用水400毫升,煎取320毫升,去滓温服。

若素有老疟或瘅疟,加牛膝3克,何首乌3克;有郁痰者,加贝母3克;有老痰者,加瓜蒌霜1.5克,善呕者勿用;咽干作痒者,加花粉、知母各1.5克;素有燥嗽者,加杏仁1.5克;素有内伤瘀血者,倍蟅虫;如无蟅虫,以干漆炒烟尽研末l.5克,及桃仁3克代之。

摘录
《温疫论》卷二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三甲散

歌诀

三甲散治儿内伤,蝉蜕僵蚕芍药甘,乳食痞块停中焦,牡蛎虚虫当归除。

组成

鳖甲、龟甲(并甩酥炙黄,如无酥,各以醋炙代之,为末)各一钱(3g),穿山甲(土炒黄,为末)五分(1.5g),蝉蜕(洗净,炙干)五分(1.5g),僵蚕(白硬者,切断,生用)五分(1.5g),牡蛎(煅,为末)(咽燥者酌用)五分(1.5g),庶虫(干者擘碎,鲜者捣烂,和酒少许取汁,入汤药同服,其渣入诸药同煎)三个,白芍药(酒炒)七分(2.1g),当归五分(1.5g),甘草三分(0.9g)。

用法用量

水二钟,煎八分,去滓温服。

功用

通络消瘀,清热养血。

主治

瘟疫伏邪已溃,正气衰微,不能托出表邪,客邪胶固于血脉,主客交浑,肢体时疼,脉数身热,胁下锥痛,过期不愈,致成痼疾者。

方义

本方刚柔相济,扶正而不恋邪,祛邪又不伤正。方中以鳖甲甲、穿山甲三味为主,滋阴行瘀;僵蚕、蝉蜕擅入厥阴,透邪通络止痉:芍、当归、土鳖虫和营活血;甘草和中。

配伍特点

方中以鳖甲、龟甲穿山甲三甲为主,扶正不恋邪,达邪不伤正;蝉蜕、僵蚕祛邪熄风;牡蛎平肝,归、芍和血,甘草和中,加(庶虫)虫以引诸药入血脉,搜剔血中之邪。立意新颖,用药独特。

加减化裁

若素有老疟或瘅疟者,加牛膝一钱,何首乌一钱(胃弱欲作泻者,宜九蒸九晒);若素有郁痰者,加贝母一钱;有老痰者,加瓜蒌霜五分(善呕者勿用);若咽干作痒者,加花粉、知母各五分;若素有燥嗽者,加杏仁(捣烂)一钱五分;若素有内伤瘀血者,倍庶虫(如无庶虫,以干漆炒烟尽为度,研末五分,及桃仁捣烂一钱代之)。

使用注意

服后病减半,勿服,当尽调理法。

重要文献摘要

《温热经续》:“鳖甲、龟甲(并甩酥炙黄,如无酥,各以醋炙代之,为末)各一钱,穿山甲(土炒黄,为末)五分,蝉蜕(洗净,炙干)五分,僵蚕(白硬者,切断,生用)五分,牡蛎(煅,为末)(咽燥者酌用)五分,庶虫(干者擘碎,鲜者捣烂,和酒少许取汁,入汤药同服,其渣入诸药同煎)三个,白芍药(酒炒)七分,当归五分,甘草三分。水二钟,煎八分,滤去,温服。雄按:此方从《金匮》鳖甲煎丸脱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