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瘀和伤汤

散瘀和伤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具有活血祛瘀止痛之功效。主治一切碰撞损伤,瘀血积聚。临床常用于软组织损伤瘀肿疼痛、骨折、关节脱位后期,经络挛痛以及风寒湿痹疼痛者。
出处 《医宗金鉴》卷八十八
功能 活血祛瘀止痛
主治 一切碰撞损伤,瘀血积聚
处方

番木鳖(油燥去毛)红花半夏各15克 骨碎补 甘草各9克 葱须30克

功能主治

治一切蹦撞损伤,瘀血积聚。

用法用量

上药用水1升煎滚,加醋60克,再煎十数滚,熏洗患处,一日十数次。

摘录
《医宗金鉴》卷八十八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散瘀和伤汤

歌诀

散瘀和伤水醋煎,红花木鳖共生甘,葱须碎补生半夏,熏洗诸伤数次痊。

组成

番木鳖(油炸去毛)、红花、生半夏各五钱(15g),骨碎补、甘草各三钱(9g),葱须一两(30g)。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上以水五碗煎滚,入醋二两,再煎十数滚,熏洗患处,一日十数次。2.现代用法:用水煎药,沸后,入醋再煎5~10分钟,熏洗患处,每日3~4次,每次熏洗都应把药液煮沸后用。

功用

活血祛瘀止痛。

主治

一切碰撞损伤,瘀血积聚。

方义

跌扑损伤,瘀血瘀积于经脉之中,血脉不通,则肿痛剧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行伤肿,气伤痛,”形气损伤,即此之谓也。治当活血行瘀,散结止痛之法。方中红花活血行瘀;番木鳖、生半夏通络散结,消肿止痛;骨碎补补肾续筋;葱、醋通络散结;甘草调和诸药,以奏活血散结止痛之功。

运用

临床常用于软组织损伤瘀肿疼痛、骨折、关节脱位后期,经络挛痛以及风寒湿痹疼痛者。

加减化裁

欲增活血散瘀之功,加赤芍、川芎;欲增散瘀止通之力,加乳香、没药

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

《医宗金鉴》:“散瘀和伤汤 治一切碰撞损伤。瘀血积聚。番木鳖油炸去毛 红花半夏各五钱 骨碎补 甘草各三钱 葱须一两 水五碗煎滚。入醋二两。再煎十数滚。熏洗患处。一日十数次。”

《伤科补要》:“歌曰:散瘀和伤水醋煎,红花木鳖共生甘,葱须碎补生半夏,熏洗诸伤数次痊。治一切碰撞损伤,瘀血积聚。番木鳖油炸去毛 原红花半夏各五钱 骨碎补 甘草各三钱 葱须一两。水五碗煎滚,入醋二两,再煎十数滚,熏洗患处,一日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