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灰散

十灰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十药神书》。为理血剂。具有凉血止血之功效。主治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证。症见呕血、吐血、咯血、嗽血、衄血等,血色鲜红,来势急暴,舌红,脉数。临床上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支气管扩张及肺结核咯血等属血热妄行者。
分类 理血剂-止血剂
出处 《十药神书》
功能 凉血止血
主治 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证

出《修月鲁股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十灰散

处方

大蓟 小蓟 柏叶 荷叶 茅根 茜根 大黄 山栀 牡丹皮 棕榈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治劳证呕血、吐血、咯血、嗽血。

用法用量

上药烧灰存性,研极细,用纸包之,以碗盖地上一夕,出火毒。用时先将白藕捣碎绞汁,或萝卜汁磨真京墨半碗,调灰15克,食后服下。

备注

方中大蓟、小蓟、荷叶、茜草、白茅根均能凉血止血;棕榈皮侧柏叶性兼收涩,长于止血;由于治证属肝胃火盛,血热妄行,故于凉血止血药中,又配用桅子清泻肝胆之火;大黄导热下行,折其上逆之势;丹皮与大黄同用,降火之中含散瘀之品,可使血止而不留瘀;且本方烧炭存性使用,则止血作用更着;以藕汁或萝卜汁磨京墨调服,亦旨在增强凉血之功。

摘录
出《修月鲁股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

《医学心悟》卷三:十灰散

处方

大蓟 小蓟 茅根 茜根 老丝瓜 山栀 蒲黄 荷叶 大黄 乱发

制法

上药烧灰存性。

功能主治

祛瘀生新,止血。治暴吐血、或吐血而兼有瘀血者。

用法用量

每服6~9克,藕汤调下。

摘录
《医学心悟》卷三

《十药神书》:十灰散

组成

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根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各等分(各9g)

用法

上药各烧灰存性,共研极细末,用纸包,碗盖于地上一夕,出火毒。用时先将白藕捣汁或萝卜汁磨京墨半碗,调服五钱(15g),食后服下。现代用法:各药烧存性,为末。每次15g,藕汁或萝卜汁磨京墨汁适量,或温开水调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效

凉血止血。

主治

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吐血、咯血、嗽血、衄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

方解

本方证为治火热炽盛,迫血妄行之上部出血证。火热炽盛,气火上冲,迫血妄行则见上部出血,如吐血、咯血、嗽血及衄血等,多来势暴急,血色鲜红。因有血热之象,故见面赤唇红,心烦口渴,溲赤,便秘,舌红,脉数等。治宜凉血止血。方中大蓟、小蓟甘凉人血分,长于凉血止血,兼能祛瘀,为君药。荷叶侧柏叶白茅根、茜草均能凉血止血;栀子清热泻火,且能凉血止血;大黄清热降火,引热下行,使气降血止;牡丹皮清热凉血祛瘀,使血止不留瘀,为佐药。本方用法是用藕汁、或萝卜汁、或磨京墨汁调服,藕汁能清热凉血散瘀;萝卜汁降气清热;京墨汁能收涩止血,意在增强止血之功。本方凉血与清降全用,收涩与化瘀同施,为急救止血之方。

本方十药均以制炭炮制品入经,用治呕血、吐血、咳血等证,为传统炭药止血的代表方剂。本方药物生用、炭用均有止血、凝血作用,而炭用止血作用尤佳,炒炭后可增加炭素,加强吸附作用,使凝血时间缩短,增强收涩止血作用。故本方亦以其炮制方法而命名“十灰散”。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血热妄行所致各种出血证的常用方,对于来势急暴的上部出血,可作应急之用。以上部出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2.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消化道出血、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咯血等属于血热妄行者。

3.使用注意本方为治标之法,不宜多服久服,血止后,应审因论治,随证调理,对于虚寒性出血,则不宜使用。

方歌

十灰散中十般灰,柏茅茜荷丹榈煨,二蓟栀黄各炒黑,上部出血势能摧。

摘录
《十药神书》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十灰散

歌诀

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茅茜荷丹榈随;二蓟栀黄皆炒黑,凉降止血此方推。

组成

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根、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各等分 (各9g)。

用法用量

1、现代用法:各药烧炭存性,为末,藕汁或萝卜汁磨京墨适量,调服9-15g;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2、古代用法:上药各烧灰存性,研极细末,用纸包,碗盖于地上一夕,出火毒,用时先将白藕捣汁或萝卜汁磨京墨半碗,调服五钱,食后服下。

功用

凉血止血。

主治

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证。呕血、吐血、咯血、嗽血、衄血等,血色鲜红,来势急暴,舌红,脉数。

方义

本方主治上部出血诸症乃火热炽盛,气火上冲,损伤血络,离经妄行所致。治宜凉血止血。

方中大蓟、小蓟性味甘凉,长于凉血止血,且能祛瘀,是为君药。荷叶侧柏叶白茅根、茜根皆能凉血止血;棕榈皮收涩止血,与君药相配,既能增强澄本清源之力,又有塞流止血之功,皆为臣药。血之所以上溢,是由于气盛火旺,故用栀子大黄清热泻火,挫其鸱张之势,可使邪热从大小便而去,使气火降而助血止,是为佐药;重用凉降涩止之品,恐致留瘀,故以丹皮配大黄凉血祛瘀,使止血而不留瘀,亦为佐药。用法中用藕汁和萝卜汁磨京墨调服,藕汁能清热凉血散瘀、萝卜汁降气清热以助止血、京墨有收涩止血之功,皆属佐药之用。诸药炒炭存性,亦可加强收敛止血之力。全方集凉血、止血、清降、祛瘀诸法于一方,但以凉血止血为主,使血热清,气火降,则出血自止。

配伍特点

本方寓清热泻火于止血之中,纳祛瘀于凉血止血之内,但以凉血止血为主。

运用

1、本方为主治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上部出血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血色鲜红,舌红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

2、本方常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支气管扩张及肺结核咯血等属血热妄行者。

加减化裁

若气火上逆、血热较盛者,可用本方改作汤剂使用,此时当加大大黄栀子的用量,作为君药,并可配入牛膝、代赭石等镇降之品,引血下行。

使用注意

本方为急则治标之剂,血止之后,还当审因图本,方能巩固疗效;对虚寒性出血则不宜使用。本方为散剂,既可内服,也能外用,但应预先制备,使火气消退,方可使用。方中药物皆烧炭,但应注意“存性”,否则药效不确。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四生丸与十灰散均为凉血止血之剂,均可治疗血热妄行所致的上部出血证。但十灰散诸药炒炭,意在治标;本方四药生用,为标本兼顾之方。

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十药神书》:“治痨证。呕血、吐血、咯血、嗽血,先用此药止之。”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2:“治一切吐血、咯血不止,先用此遏之。夫吐血、咯血,固有阴虚、阳虚之分,虚火、实火之别,学者固当予为体察。而适遇卒然暴起之证,又不得不用急则治标之法,以遏其势。然血之所以暴涌者,姑无论其属虚属实,莫不皆由气火上升所致。丹溪所谓气有余即是火。即不足之证,亦成上实下虚之势。火者南方之色,凡火之胜者,必以水济之,水之色黑,故此方汇集诸凉血、涩血、散血、行血之晶,各烧灰存性,使之凉者凉,涩者涩,散者散,行者行,各由本质而化为北方之色,即寓以水胜火之意。用童便调服者,取其咸寒下行,降火甚速,血之上逆者,以下为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