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毒煎

痰毒煎,中医方剂名。出自《上海中医药杂志》。具有疏风清热,化痰散结之功效。主治痰毒(颌面部化脓性淋巴结炎)。
出处 《上海中医药杂志》
功能 疏风清热,化痰散结
主治 痰毒(颌面部化脓性淋巴结炎)
处方

大力子15克,莱菔子15克,连翘15克,杏仁9克,薄荷5克(后下),荆芥9克,夏枯草15克,僵蛹9克。

功能主治

散风清热,化痰消肿。主风热毒邪挟痰热凝滞肌肤。

用法用量

上药头汁用水1500毫升煎沸后,文火熬15分钟,取汁,二汁加水500毫升开后,文火熬10分钟,取汁,将头二汁混合加糖30克,浓缩煎至100毫升。儿童1日3次,每次20毫升,成人每日2次,每次50毫升。

摘录
夏涵方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痰毒煎

组成

牛蒡子15g,莱菔子15g,连翘15g,杏仁9g,薄荷(后入)5g,荆芥9g,夏枯草15g,僵蚕9g。

用法用量

煎法:上药头汁用水1500mL煎沸后,文火熬15分钟,取汁;二汁加水500mL煎开后,文火熬10分钟,取汁;将头、二汁混合加糖30g,浓缩煎至100mL。服法:儿童1日3次,每次20mL;成人1日2次,每次50mL。外用药:除内服煎剂外,局部外用药物敷贴,一般用金黄膏或玉露膏,1日1换;有波动动感或疑有波动感者,外用千槌膏,3日1换;自行溃破或切引后按中医外科常规换药处理。

功用

疏风清热,化痰散结。

主治

痰毒(颌面部化脓性淋巴结炎)。

方义

牛蒡子薄荷荆芥散风清热;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痈;夏枯草僵蚕杏仁莱菔子化频排浊,散结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