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薷散

香薷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祛暑剂。具有祛暑解表,化湿和中之功效。主治阴暑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无汗,腹痛吐泻,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脉浮。临床上用于治疗夏季感冒、急性胃肠炎等属外感风寒夹湿者。
分类 祛暑剂-祛暑解表
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功能 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主治 阴暑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香薷

处方

扁豆(微炒)、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熟),各半斤。香薷(去土)一斤。

炮制

右粗末。

功能主治

治脏腑泠热不调,饮食不节,或食腥、生冷过度,或起居不节,或路卧湿地,或当风取凉,而风冷之气,归于三焦,传于脾胃,脾胃得冷,不能消化水谷,致令真邪相于,肠胃虚弱,因饮食变乱于肠胃之间,便致吐利,心腹疼痛,霍乱气逆。有心痛而先吐者,有腹痛而先利者,有吐利俱发者,有发热头痛,体疼而复吐利虚烦者,或但吐利心腹刺痛者,或转筋拘急疼痛,或但呕而无物出,或四肢逆冷而脉欲绝,或烦闷昏塞而欲死者,此药悉能主之。

用法用量

每三钱,水一盏,入酒一分,煎七分,去滓,水中沉冷,连吃二服,立有神效,随病不拘时。

备注

《活人书》方不用白扁豆,加黄连四两碎,以生姜汁同研匀,炒令黄色,名曰黄连香薷散。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香薷

别名

香薷汤(《圣济总录》卷三十八),香薷饮(《仁斋直指>卷三)、三物香薷饮(《医方集解》)。

处方

扁豆(微炒)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熟)各250克 香薷(去土)500克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祛暑解表,除湿和中。治暑月乘凉饮冷,外感于寒,内伤于湿,恶寒发热,头痛头重,无汗,胸闷不舒,或四肢倦怠,腹痛吐泻,口不渴,舌淡苔白腻,脉浮濡者。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酒少许,煎至100毫升,去滓,水中沉冷,连吃二服。

备注

方中香薷发表散寒,祛暑化湿为君;厚朴化湿行滞,宽中理气为臣;白扁豆健脾和中,消暑化湿为佐;煎时加酒活血通阳,使药力通行全身,则邪除而正复。冷服可免药入作吐。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类证活人书》卷十八:香薷

别名

黄连香薷饮(《丹溪心法》卷一)。

处方

厚朴(去皮)60克 香薷(穗)45克 黄连60克(后二味,入生姜120克同杵,炒令紫色)

制法

上捣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夏月外感风寒,饮食不节,脾胃升降失常,致成霍乱吐利,腹痛转筋者。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酒75毫升,慢火同煎至150毫升,去滓,用新汲井水浸极冷,顿服之。药冷则速效也。

注意

煎服时不得犯铁器。

摘录
《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香薷

出处

香薷散,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方又名“香薷饮”“三物香薷饮”。

组成

香薷一斤(12克),白扁豆厚朴各半斤(各6克)。

用法

原方作散剂,现代多水煎服,或加酒少量同煎。

功效

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主治

阴暑,症见恶寒发热,头重身痛,无汗,腹痛吐泻,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脉浮。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阴暑、急性肠炎及痘疹性咽炎等病症。

1.阴暑:以本方加减治疗36例。其中24例是经西医抗炎、解热镇痛等治疗无效而改服中药者。结果:36例全部治愈。服药最少2剂,最多9剂(《满北中医杂志》2002年第12期)

2.急性肠炎:以新加香薷饮治疗60例,治疗3日后统计疗效。疗效评定以经治疗2日内腹泻次数减至每日2次以下,大便外形正常或成形,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正常即为治愈。结果:治愈51例,有效9例。(《中国中医急症》2000年第二期)

3.疱疹性咽炎:以香薷饮加味泡服治疗小儿痘疹性咽炎126例,与病毒灵及利巴韦林治疗57例为对照。体温≥39℃者给予药物及物理降温,呕吐、腹泻、烦躁者对症处理:疗效评定以体温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为痊愈。结果:痊愈116例。(《陕西中医》2003年第3期)

方解

本方为暑令乘凉饮冷,以致外感寒邪,内伤于湿而设。方中重用香薷祛暑解表;厚朴行气除满,燥湿化滞;白扁豆健脾和中,渗湿消暑;入酒少许同煎,温通经脉,助药力通达全身。本方以辛温表散与苦温燥湿、甘缓和中配伍,既能散外邪以解表证,又能化湿滞而和肠胃。

临床以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胸闷、舌苔白腻、脉浮为证治要点。若表邪较重,可加青蒿;兼见鼻塞流涕,可加葱豉汤;兼里热者,加黄连;湿盛于里,加茯苓甘草;胸闷、腹胀、腹痛甚,加木香、砂仁藿香枳壳。运用时需注意,表虚有汗或伤暑发热汗出,心烦口渴者,不可使用。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尚见于治疗夏季发热、药物不良反应、痄腮、流行性感冒、社区获得性肺炎等证属外感风寒夹湿者。现代实验研究证实,香薷具有镇痛、抗菌、抗病毒、解热、缓解肠痉挛等诸多作用,且对胃肠道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方歌

香薷散中扁豆朴,祛暑解表化湿阻,易豆为花加银翘,新加香薷治阴暑。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香薷

歌诀

香薷散中扁豆朴,祛暑解表化湿阻;易豆为花加银翘,新加香薷化湿阻。

组成

香薷(500g),白扁豆(微炒)(250g),厚朴(去粗皮姜制)(250g)。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9g),水一盏,入酒一分,煎七分,去滓,水中沉冷。连吃二服,不拘时候。

2、现代用法:水煎服,或加酒少量同煎,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

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主治

阴暑。恶寒发热,头痛身重,无汗,腹痛吐泻,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脉浮。

方义

本方治证由夏月乘凉饮冷,感受寒湿所致。夏月人多喜于阴凉处憩息,或夜间归寝较晚,每易感受寒湿邪气,寒湿外束,腠理闭塞,卫阳被郁,故恶寒发热无汗;寒湿困束肌表,气血受阻,则头重身痛;夏日易食生冷,湿伤脾胃,气机失畅,故胸闷不舒、腹痛;湿困脾胃、升降失司、胃气上逆则呕吐,湿浊下注大肠则泄泻;舌苔白腻,乃寒湿之候。治宜外散肌表之寒湿,内化脾胃之湿滞。方中香薷辛温芳香,解表散寒,祛暑化湿,以祛在表之寒湿,是夏月解表之要药,为君药。厚朴辛香温燥,行气化湿而解胸闷,去苔腻,为臣药。白扁豆甘平,健脾和中,兼能渗湿消暑为佐药。入酒少许为使,温散以助药力。三药合用,共奏祛暑解表,化湿和中之效。

运用

1、本方是夏月乘凉饮冷,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头重身痛,无汗,胸闷,苔白腻,脉浮为辨证要点。

2、本方常用于夏季感冒、急性胃肠炎等属外感风寒夹湿者。

加减化裁

若兼内热者,加黄连以清热;湿盛于里者,加茯苓甘草以利湿和中;素体脾虚,中气不足者,可再加人参、黄芪白术橘红以益气健脾燥湿。

使用注意

若属表虚有汗或中暑热汗出,心烦口渴者,则不宜使用。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香薷散与新加香薷饮,两者均以辛温之香薷厚朴祛暑解表,散寒化湿。但香薷散药性偏温,主治暑令感寒夹湿之证,必见恶寒无汗者;而新加香薷饮则药性偏凉,主治暑温兼湿,虽亦恶寒无汗,但有口渴面赤。

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2:“治脏腑冷热不调,饮食不节,或食腥脍,生冷过度,或起居不节,或路卧湿地,或当风取凉,而风冷之气,归于三焦,传于脾胃,脾胃得冷,不能消化水谷,致令真邪相干,肠胃虚弱,因饮食变乱于肠胃之间,便致吐利,心腹疼痛,霍乱气逆。有心痛而先吐者,有腹痛而先利者,有吐利俱发者,有发热头痛,体疼而复吐利虚烦者,或但吐利心腹刺痛者,或转筋拘急疼痛,或但呕而无物出,或四肢逆冷而脉欲绝 .或烦闷昏塞而欲死者.此药悉能丰之.”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3:“治夏月伤暑感冒、呕吐泄泻等证。此因伤暑而兼感外寒之证也。夫暑必夹湿,而湿必归土,乘胃则呕,乘脾则泻,是以夏月因暑感寒,多呕、泄之证,以湿盛于内,脾胃皆困也。此方以香薷之辛温香散,能人脾肺气分,发越阳气,以解外感之邪;厚朴苦温,宽中散满,以祛脾胃之湿;扁豆和脾利水,寓匡正御邪之意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