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清饮

小分清饮,中医方剂名。出自《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具有1.《成方切用》:消导,燥湿。2.《谦斋医学讲稿》:利尿,理气之功效。主治小水不利,湿滞肿胀泄泻者;湿盛无寒而泻者:湿热下流,火伏阴中而遗精者;溺白证,饮食湿滞无内热者;湿热证热微者:淫浊初起,无火而但有窒塞者;气瘕,气结膀胱,小水不利者;小儿吐泻;痘掺,湿热下利,烦热大渴,小水热涩面股痛者;小水不利,湿滞肿胀,不能受补者。
出处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功能 1.《成方切用》:消导,燥湿。 2.《谦斋医学讲稿》:利尿,理气
主治 小水不利,湿滞肿胀泄泻者;湿盛无寒而泻者:湿热下流,火伏阴中而遗精者;溺白证,饮食湿滞无内热者;湿热证热微者:淫浊初起,无火而但有窒塞者;气瘕,气结膀胱,小水不利者;小儿吐泻;痘掺,湿热下利,烦热大渴,小水热涩面股痛者;小水不利,湿滞肿胀,不能受补者
处方

茯苓6~9克 泽泻6~9克 薏仁6克 猪苓6~9克 枳壳3克 厚朴3克

功能主治

治小便不利,湿滞肿胀,不能受补者。

用法用量

上药用水230毫升,煮取18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小分清饮

组成

茯苓二三钱,泽泻二三钱,薏仁二钱,猪苓二三钱,枳壳一钱,厚朴一钱。

用法用量

水一钟半,煎七八分,食前服。

功用

1.《成方切用》:消导,燥湿。

2.《谦斋医学讲稿》:利尿,理气。

主治

小水不利,湿滞肿胀泄泻者;湿盛无寒而泻者:湿热下流,火伏阴中而遗精者;溺白证,饮食湿滞无内热者;湿热证热微者:淫浊初起,无火而但有窒塞者;气瘕,气结膀胱,小水不利者;小儿吐泻;痘掺,湿热下利,烦热大渴,小水热涩面股痛者;小水不利,湿滞肿胀,不能受补者。

加减化裁

如阴虚水不能达者,加生地、牛膝各二钱;如黄疸者,加茵陈二钱;如无内热而寒滞不行者,加肉桂一钱。

重要文献摘要

《景岳全书》:“小分清饮,主治小水不利,湿滞肿胀,不能受补等证,此方主之。茯苓二三钱,泽泻二三钱,薏仁二钱,猪苓二三钱,枳壳一钱,厚朴一钱。水一盅半,煎七八分。食前服。如阴虚水不能达者,加生地、牛膝各二钱。如黄疽者,加茵陈二钱。如无内热而寒滞有行者,加肉桂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