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阳脉涩,阴脉弦,腹中急痛,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自汗者。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治虚劳里急,腹中时痛,喜得温按,按之则痛减,舌淡苔白,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现用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神经衰弱、慢性肝炎等见有上述症状者。
上药六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加入饴糖,更上微火烊化,分二次温服。
呕家、吐蛔、中满者均忌用。
水煎服。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虚劳里急、腹痛喜按,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薄自,脉沉。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慢性肝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结肠炎、血管神经性腹痛、再发性呕吐、便秘、失眠、功能性发热、小儿疳积、痛经、先兆流产、崩漏、恶露不绝、产后癫狂、产后或术后腹痛等证属中气虚寒,阴阳气血失调者的病症。实验研究表明,小建中汤具有保护胃肠黏膜、护肝利胆、扩血管、降压、改善外周循环、调节免疫、抗炎、抗氧化、镇静、镇痛、解热、抗病原微生物等药理作用。
小建中汤君饴糖,方含桂枝加芍汤,温中补虚和缓急,虚劳里急腹痛康。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君饴糖,方含桂枝加芍汤;温中补虚和缓急,虚劳里急腹痛康。
1、现代用法:水煎取汁,兑入饴糖,文火加热溶化,分两次温服。
2、古代用法: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
1、辩证要点:本方既是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剂,又为调和阴阳,柔肝理脾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舌淡,脉细弦为辩证要点。
2、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发热等属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者。
呕吐或中满者不宜使用;阴虚火旺之胃脘疼痛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