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定拯阳理劳汤

新定拯阳理劳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宗必读》卷六。具有益气温阳,养心安神之功效。主治劳伤气耗,倦怠懒言,动作喘乏,表热自汗,心烦,偏身作痛。
出处 《医宗必读》卷六
功能 益气温阳,养心安神
主治 劳伤气耗,倦怠懒言,动作喘乏,表热自汗,心烦,偏身作痛
别名

拯阳汤(《证治汇补》卷二)、救阳理痨汤(《冯氏绵囊)卷一)。

处方

黄耆(酒炒)6克 人参(去声)6克 肉桂2.1克(去皮)当归(酒炒)4.5克 白术3克(土炒)甘草1.5克(酒炒)陈皮3克(去白)北五味1.2克(打碎)

功能主治

补脾益气,助阳固表。治痨伤气耗,倦怠懒言,动作喘乏.表热自汗,心烦,遍身作痛;脾阳不振,食少倦怠,少气懒言,大便溏泄,或完谷不化,肠鸣腹痛,舌淡苔白,脉虚弱。

用法用量

水400毫升,姜3片,枣肉2枚,煎取200毫升服。

如烦热口干,加生地黄,气浮心乱,加丹参,枣仁;咳嗽加麦门冬;挟湿加茯苓苍术;脉沉迟,加熟附子;脉数实,去桂,加生地黄;胸闷倍陈皮,加桔梗;痰多,加半夏、茯苓;泄泻,加升麻,柴胡;口渴,加干葛;夏月去肉桂;冬月加干姜。

摘录
《医宗必读》卷六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新定拯阳理劳汤

组成

黄耆(酒炒)二钱,人参(去芦)二钱,肉桂(去皮)七分,当归(酒炒)一钱半,白术(土炒)一钱,甘草(酒炒)五分,陈皮(去白)一钱,北五味(打碎)四分。

用法用量

水二钟,加生姜三片,枣肉二枚,煎一钟服。

功用

益气温阳,养心安神。

主治

劳伤气耗,倦怠懒言,动作喘乏,表热自汗,心烦,偏身作痛。

方义

本方主证为劳伤阳气,气阴不足,心失其养则心悸心烦等症频作,治当以理气益气为本。方选甘温益气的黄芪人参,大补牌肺之气,使气旺血生,心有所养;配以当归,甘辛而温,养血和营养心;五味子酸温敛阴,补肺滋肾,宁心安神;白术苦温,健脾燥湿,配合黄芪人参益气补中;陈皮辛苦而温,理气调中,燥湿助运而生气血;肉桂辛甘温热,能补火助阳,温通心脉;甘草生姜大枣补脾肺,益气血而调药。诸药合和,温阳益气,养心安神,使虚弱之气阳顷刻得补,故名“拯阳”。临床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肾炎等属气虚阳弱者。

加减化裁

如烦热口干,加生地黄,气浮心乱,加丹参、枣仁;咳嗽,加麦门冬,挟湿,加茯苓苍术;脉沉迟,加热附子:脉数实,去桂,加生地黄;胸闷,倍陈皮,加桔梗,痰多,加半夏、茯苓;泄泻,加升麻、柴胡,口渴,加于葛,夏月,去肉桂;冬月,加干姜。

使用注意

本方宜从小量开始服用,夏季宜慎用。服药期间忌大热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