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郁通经汤

宣郁通经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傅青主女科》卷上。具有补肝血,解肝郁,利肝气,降肝火之功效。主治妇人经前腹疼数日,而后经水行,经来多紫黑块。症见月经不调、行经腹痛、经有血块。临床常用于治疗妇女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
出处 《傅青主女科》卷上
功能 补肝血,解肝郁,利肝气,降肝火
主治 妇人经前腹疼数日,而后经水行,经来多紫黑块
处方

白芍15克(酒炒)当归15克(酒洗)丹皮15克 山栀9克(炒)白芥子6克(炒研)柴胡3克 香附3克(酒炒)川郁金3克(醋炒)黄芩3克(酒炒)生甘草3克

功能主治

疏肝泻火,理气调经。治妇女经前腹痛,少腹为甚,经来多紫黑瘀块者。

用法用量

水煎,连服四剂。

摘录
《傅青主女科》卷上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宣郁通经汤

歌诀

宣郁通经川郁金,丹栀归芍香附芩;白芥柴胡甘草,经前腹痛效若神。

组成

白芍(酒炒)五钱,当归(酒洗)五钱,丹皮五钱,山栀子(炒)三钱,白芥子(炒,研)二钱,柴胡一钱,香附(酒炒)一钱,川郁金(醋炒)一钱,黄芩(酒炒)一钱,生甘草一钱。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功用

补肝血,解肝郁,利肝气,降肝火。

主治

妇人经前腹疼数日,而后经水行,经来多紫黑块。

方义

中医认为,肝气郁结之证,大多是由于情志抑郁、气机阻滞所导致的。肝有疏泄的功能,喜欢升发舒畅的心情,如果因为情志不舒、恼怒伤肝,或者因其他原因影响了气机升发和疏泄,就会引起肝郁的病症。女性在患有肝气郁结的疾病时常常表现为月经不调。在宣郁通经汤中,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功效,主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病症。当归味甘、辛,性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主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等病症。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主治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等病症。栀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的功效,主治热病虚烦不眠、吐血、衄血、尿血的病症。白芥子具有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主治胸满胁痛、肢体麻木、关节肿痛等病症。柴胡具有透表泻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效,主治肝郁气滞、胸肋胀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等病症。香附具有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的功效,主治胁肋胀痛、乳房胀育、月经不调、脘腹痞满疼痛、经行腹痛、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等病症。郁金具有行气活血,疏肝解郁,清心开窍,清热凉血的功效,主治胸胁脘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病症。黄芩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的功效,主治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血热吐衄、胎动不安等病症。甘草具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

运用

诊断要点:月经不调、行经腹痛、经有血块。

临床常用于治疗妇女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

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

《傅青主女科》:“经水未来腹先疼,妇人有经前腹疼数日,而后经水行者,其经来多是紫黑块,人以为寒极而然也,谁知是热极而火不化乎!夫肝属木,其中有火,舒则通畅,郁则不扬,经欲行而肝不应,则抑拂其气而疼生。然经满则不能内藏,而肝中之郁火焚烧,内逼经出,则其火亦因之而怒泄。其紫黑者,水火两战之象也;其成块者,火煎成形之状也。经失其为经者,正郁火内夺其权耳。治法似宜大泄肝中之火,然泄肝之火,而不解肝之郁,则热之标可去,而热之本未除也,其何能益。方用宣郁通经汤。白芍(酒炒)五钱,当归(酒洗)五钱,丹皮五钱,山栀子(炒)三钱,白芥子(炒,研)二钱,柴胡一钱,香附(酒炒)一钱,川郁金(醋炒)一钱,黄芩(酒炒)一钱,生甘草一钱。水煎。连服四剂,下月断不先腹疼而后行经矣。此方补肝之血,而解肝之郁,利肝之气,而降肝之火,所以奏功之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