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肺结核、肺结核咯血等病症。
1.肺结核:选择肺结核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吡嗪酰胺、丙硫异烟胺、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观察组在常规抗痨治疗上,口服加减月华丸汤剂。疗效评价标准:显效为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x线片提示病灶吸收超过1/2原病灶,痰涂片和痰培养均为阴性;有效为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减轻,x线片提示病灶吸收低于1/2原病灶,痰涂片或者痰培养其中一项转为阴性;无效为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改善或者加重,痰涂片和痰培养未转阴。结果: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1.11%。[《医学信息》2014年第8期(下)]
2.肺结核咯血:选择肺结核咯血患者8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根据患者咯血量的多少给予不同的止血西药治疗:中小量咯血常规用卡络柳钠(安络血)、氨甲苯酸(止血芳酸)静脉滴注。大量咯血则同时给予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1周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月华丸加减水煎剂。1周为1个疗程,以1周内有无出血停止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治疗组治愈31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19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7例。(《吉林中医药》2007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