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乌梅汤

栀子乌梅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全生集》卷四。主治伤寒愈后,热气与诸阳相并,阳气未复,不眠。
出处 《伤寒全生集》卷四
主治 伤寒愈后,热气与诸阳相并,阳气未复,不眠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栀子乌梅

处方

栀子黄芩,各二钱。柴胡(三钱),甘草(一钱),乌梅(三个.去核)。

功能主治

治伤寒瘥后不得眠。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竹叶十四片,豆豉三十粒,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类证活人书》卷十八:栀子乌梅

处方

栀子15克 黄芩15克 甘草15克(炙,微赤)柴胡30克 乌梅肉14枚(微炒用)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伤寒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依。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竹叶14片,豉50粒,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
《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伤寒全生集》卷四:栀子乌梅

处方

栀子1钱,黄芩1钱,柴胡2钱,甘草1钱,乌梅2个,人参1钱,麦冬1钱,竹叶14片。

功能主治

治伤寒愈后,气阴两伤,虚烦不眠者。

用法用量

上药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
《伤寒全生集》卷四

《活人书》卷十八:栀子乌梅

处方

栀子半两,黄芩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柴胡1两,乌梅肉14个(微炒用)。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引作“乌梅汤”。

摘录
《活人书》卷十八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栀子乌梅

组成

栀子一钱(3g),黄芩一钱(3g),柴胡二钱(6g),甘草一钱(3g),乌梅二个,人参一钱(3g),麦冬一钱(3g),竹叶十四片。

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主治

伤寒愈后,热气与诸阳相并,阳气未复,不眠。

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1.《丹溪手镜》:“热病余热人心包络不卧,宜知母麻黄汤小汗之;次用小柴胡乌梅栀子汤,散心经之热;差后阴未复不卧,宜栀子乌梅汤。”

2.《伤寒类书活人总括》:“瘥后不得眠者,热气与诸阳相并,阴气未复故也,栀子乌梅汤,或《易简》温胆汤加竹茹,此可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