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甘草汤《金匮要略》

大黄甘草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卷中。具有泻火通便之功效。主治食已即吐者。临床用于各类疾病并发的呕吐或便秘、重症急性胰腺炎、脓毒症肠功能障碍、急性五官科疾病如急性喉炎、扁桃体炎、鼻衄、牙龈炎、急性中耳炎等属于胃中积热者。
出处 《金匮要略》卷中
功能 泻火通便
主治 食已即吐者

歌诀

 大黄甘草胃热良,食已即吐急煎尝。

组成

大黄四两,甘草一两。

用法用量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功用

泻火通便。

主治

食已即吐者。

方义

本方原治胃有实热、大便秘结的食后即吐。实热壅滞胃肠,腑气不通,大肠传导失常,故见大便秘结不通;胃气不得通降,且火性急迫上冲,则见食入即吐,吐势急迫;舌苔黄,脉滑实为胃肠积热之体征。本方证属胃肠实热积滞内停,治宜泻火通便之法。方中大黄苦寒,泻热通便,荡涤肠胃实热积滞,使得积滞得除,腑气得通,则呕吐自止,为君药。甘草甘温,和中益气,润燥缓急,以制大黄之峻烈,使祛邪不伤正,为佐使药。二者伍用,能清、能下、能通,解毒而不伤正,使实热火毒从大便而去,不仅便秘可用,食入即吐可用,多种疾病辨证为实热、火盛、毒聚、瘀滞、便结而正气未虚者,均可加减用之。另有《圣济总录》大黄甘草汤,以大黄、甘草等量配伍,治水黄,面目俱青,狂言妄语,语声不出者。

运用

临床用于各类疾病并发的呕吐或便秘、重症急性胰腺炎、脓毒症肠功能障碍、急性五官科疾病如急性喉炎、扁桃体炎、鼻衄、牙龈炎、急性中耳炎等属于胃中积热者。

加减化裁

兼有食滞者,加山植、神曲麦芽以消食化滞;胃热甚者,加黄连以清泻胃火;胃寒者加高良姜、吴茱萸以温胃散寒;腹胀明显者,加枳实厚朴以行气消痞除满;呃逆甚者,加旋覆花、代赭石以降逆止呃。

使用注意

虚寒性呕吐、冷积便秘以及肠燥津枯便秘者不宜用。

重要文献摘要

《金匮要略》:“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大黄四两,甘草一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