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茯神散

黄芪茯神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杨氏家藏方》卷十八。具有健脾补气固表的功效。主治气虚中寒,暖气呃逆。症见小儿荣卫气虚,精神不爽,面无颜色,唇口青白,哕逆昏睡,全不思食。
出处 《杨氏家藏方》卷十八
功能 健脾补气固表
主治 气虚中寒,暖气呃逆

组成

黄芪(蜜炙)、茯神(去木)、炙甘草天南星(炮)、白扁豆(炒黄)、防风(去芦头)、白附子(炮)、肉桂(去粗皮)、山药、白芍药各等分。

用法用量

古代用法:上件㕮咀。每服二钱,水六分盏,生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三分,去滓温服,乳食前。

现代用法:每次6克,加水200毫升,生姜3片,大枣1枚,同煎至100毫升,去渣,空腹时温服。

功用

健脾补气固表。

主治

气虚中寒,暖气呃逆。

运用

诊断要点:小儿荣卫气虚,精神不爽,面无颜色,唇口青白,哕逆昏睡,全不思食。

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

《杨氏家藏方》:“黄芪茯神散:治小儿荣卫气虚,精神不爽,面无颜色,唇口青白,哕逆昏睡,全不思食。黄芪蜜炙,茯神去木,甘草炙,天南星炮,白豆蔻炒黄,防风去芦头,白附子炮 ,肉桂去粗皮,山药,白芍药以上十味各等分。上件㕮咀。每服二钱,水六盏。生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三分,去滓温服,乳食前。”

方论选录

《中医散剂疗法应用指南》:“疳积,又称疳证,多见于3岁左右的婴幼儿,由脾胃虚损,为脏腑失养所致,是一种影响生长发育的慢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形体消瘦,头发稀疏,精神麻惫,腹部胀大,青筋显露,或者腹凹如舟,饮食异常等。可选用磨积散、黄芪茯神散、异功散、助脾散、清导散、消积正元散、香朴散、疳积散等治疗。疳积日久不愈,可生目翳,称为肝疳。可用柴胡清肝散、杀疳散、地黄散、还明散、黄肝散、蝉蜕散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