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益胃汤《医方集解》

人参益胃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方集解》。具有益气补中,补气升阳,清利头目,清热燥湿,养血敛阴之功效。主治劳役饮食不节,内障眼病。
出处 《医方集解》
功能 益气补中,补气升阳,清利头目,清热燥湿,养血敛阴
主治 劳役饮食不节,内障眼病

组成

蔓荆子二钱五分,黄柏(酒拌炒四遍)、白芍药各三钱,黄耆人参各一两,炙甘草八钱。

用法用量

上㕮咀。每服三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临卧温服。

功用

益气补中,补气升阳,清利头目,清热燥湿,养血敛阴。

主治

劳役饮食不节,内障眼病。

方义

此足太阴阳明药也,参芪甘草大补中气,以强脾胃,蔓荆升清阳而通九窍,白芍入厥阴而和荣血,目得血而能视。黄柏除湿热而滋肾水,肾水足则目明。使精气足而清阳升,则脏腑和而障翳退矣。娄全善日,治目不明,气虚而未脱,可于参耆中微加连柏,若气已脱,连柏等凉药不可施矣。

加减化裁

此方极善,但于内障一层尚少着意,加谷精、石决斯为得耳。

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

《医方集解》:“此足太阴阳明药也。参、耆、甘草大补中气以强脾胃,蔓荆升清阳而通九窍,白芍入厥阴而和荣血,黄柏除湿热而滋肾水。使精气足而清阳升,则脏腑和而障翳退矣。”

《医方论》:“人参益胃汤。内障。治劳役饮食不节,内障目病(内障者,睛里昏暗,与不病之眼无异,唯瞳人内有隐隐青白者。李东垣日: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胃,而上贯于目。脾者,诸阴之首也,目者,血气之宗也,故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心者,君火也,主神,宜静而安,相火代行其令;相火者,包络也,主百脉,皆荣于目,既劳役运动,势乃妄行,及因邪气所并,则损其血脉,故诸病生焉。医者不理脾胃及养血安神,治标不治本,不明至理也)。黄芪人参(一两),甘草(炙,八钱),白芍药(炒),黄柏(酒炒四次,三钱),蔓荆子(二钱)。每四钱,日二服。本方加升麻葛根,名益气聪明汤(别见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