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气丸《普济方》

寸气丸,中医方剂名。出自《普济方》卷一九二。具有温肾暖脾,行气利水之功效。主治脾肾气虚,肾水流溢,四肢作肿。
出处 《普济方》卷一九二
功能 温肾暖脾,行气利水
主治 脾肾气虚,肾水流溢,四肢作肿

组成

大蒜(锉,去皮,碎)五枚(15g),附子(去脐,切)一大只(10g),赤小豆(拣)五两(150g)。

用法用量

古代用法:上同于砂锅中,先用水三升,渐添至五升,煮取干为度,只取附子为末,余不用,却入后药:白花商陆根半两,车前子二钱半,沉香二钱,木香三钱。上件同附子薏苡仁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薏苡仁汤送下,一日三次。

现代用法:水煮后取附子为末;入后药:商陆(15g),车前子(8g),沉香(6g),木香(9g)同附子薏苡仁末煮糊为丸,每服10克,薏苡仁汤下。

功用

温肾暖脾,行气利水。

主治

脾肾气虚,肾水流溢,四肢作肿。

方义

脾气虚则水湿不运,肾气虚则不能化气行水,水湿流溢于肌肤,则四肢作肿。方中附子能峻补下焦之元阳,攻逐在里之寒湿;大蒜行滞气,暖脾胃,沉香木香理气导滞,使气行则湿化;商陆根逐水消肿,车前子赤小豆薏苡仁渗湿利水,三药相合,以使水湿从小便而利。诸药相伍,共达温肾暖脾,行气利水之效。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

重要文献摘要

《普济方》:“寸气丸专治脾肾气虚,肾水流溢,四肢作肿。大蒜五枚,划去皮碎,附子一大只,去脐切,赤小豆拣五两,上同于沙锅中,用水五升,煮取干为度。先用水三升,渐添至五升,只取附子为末,余不用,却入后药。白花商陆根半两,车前子二钱半,沉香二钱,木香三钱,上件同附子薏苡仁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薏苡仁汤下,空心日进三服,其效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