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保立苏汤《医林改错》

可保立苏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林改错》卷下。具有大补元气,温养脾肾之功效。主治小儿因伤寒、瘟疫,或痘疹、吐泻等症,病久气虚,四肢抽搐,项背后反,两目天吊,口流涎沫,昏沉不省人事。症见神疲乏力,四肢抽搐,角弓反张,面色咣白,昏睡露睛或冷汗淋漓,舌质淡,苔白,脉沉细。临床常用于治疗小儿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脑桥外上侧综合征、风湿性舞蹈病、慢惊风、小儿中毒性消化不良等。
出处 《医林改错》卷下
功能 大补元气,温养脾肾
主治 小儿因伤寒、瘟疫,或痘疹、吐泻等症,病久气虚,四肢抽搐,项背后反,两目天吊,口流涎沫,昏沉不省人事

歌诀

可保立苏参术芪,归芍补骨山茱萸;枸杞酸枣核桃草,气血虚之慢惊宜。

组成

黄芪(生)一两五钱(45g),党参三钱(9g),白术二钱(6g),甘草二钱(6g),当归二钱(6g),白芍二钱(6g),枣仁(炒)两钱(6g),山萸—钱(3g),枸杞子二钱(6g),故纸— 钱(3g),核桃(连皮打碎)一个。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功用

大补元气,温养脾肾。

主治

小儿因伤寒、瘟疫,或痘疹、吐泻等症,病久气虚,四肢抽搐,项背后反,两目天吊,口流涎沫,昏沉不省人事。

方义

方中重用黄芪大补元气;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当归、白芍养血;山萸肉、枸杞子补骨脂、核桃仁益肾;炒枣仁安神定惊。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血,温补脾肾之功。

运用

1、诊断要点:神疲乏力,四肢抽搐,角弓反张,面色咣白,昏睡露睛或冷汗淋漓,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2、临床常用于治疗小儿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脑桥外上侧综合征、风湿性舞蹈病、慢惊风、小儿中毒性消化不良等。

重要文献摘要

《医林改错》:“可保立苏汤,此方治小儿因伤寒、瘟疫,或痘疹、吐泻等症,病久气虚,四肢抽搐,项背后反,两目天吊,口流涎沫,昏沉不省人事皆效。黄耆一两五钱(生),党参三钱,白术二钱,甘草二钱,当归二钱,白芍二钱,枣仁二钱(炒),山萸一钱,枸杞子二钱,故纸一钱,核桃一个(连皮打碎)水煎服。此方分两,指四岁小儿而言。若两岁,分两可以减半。若一岁,分两可用三分之一。若两三个月,分两可用四分之一。又不必拘于付数,余治此症,一日之间,常有用两三付者。眼至不抽,必告知病家,不可因不抽,遂不服药,必多服数付,气足方妥。[方歌】可保立苏故纸枣,术归芍药参耆草,山萸拘杞水煎服,一个核桃带壳捣。”

各家论述

李时珍:少用则活血,多用则破血。(《名师解读历代名医临床必读医论》)

王清任:此方份量,指四岁小儿而言。若两岁,份量可以减半;若一岁,份量可用三分之一;若两三个月,份量可用四分之一。(《名师解读历代名医临床必读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