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吹口散《中医外科学讲义》

青吹口散,中医方剂名。出自《中医外科学讲义》。具有消炎止痛,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口、舌、咽喉碎痛之疳疮。
出处 《中医外科学讲义》
功能 消炎止痛,清热解毒
主治 口、舌、咽喉碎痛之疳疮

组成

石膏三钱,煅人中白三钱,青黛一钱,薄荷五分,黄柏七分,川连五分,煅月石六钱,三梅一钱。

用法用量

将煅石膏、煅人中白、青黛各研细末,和匀,再用水飞三四次,研至无声为度,晒干,再研细后,再将其余五味各研细后和匀,用瓶装,封固不出气。洗漱净口腔,用药管吹敷患处。

功用

消炎止痛,清热解毒。

主治

口、舌、咽喉碎痛之疳疮。

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

《中医外科学讲义》:“青吹口散取煅石膏三钱,煅人中白三钱,青黛一钱,薄荷五分,黄柏七分,川连五分,煅月石六钱,三梅一钱。将煅石膏、煅人中白、青黛各研细末,和匀,再用水飞三四次,研至无声为度,晒干,再研细后,再将其余五味各研细后和匀,用瓶装,封固不出气。洗漱净口腔,用药管吹敷患处。功用:消炎止痛,清热解毒。主治口、舌、咽喉碎痛之疳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