矾汤《嵩崖尊生》

矾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嵩崖尊生》卷七。具有软皮收湿,杀虫止痒之功效。主治手足生紫斑白点,枯厚破裂。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鹅掌风(手癣)。
出处 《嵩崖尊生》卷七
功能 软皮收湿,杀虫止痒
主治 手足生紫斑白点,枯厚破裂

组成

白矾、皂矾各四两(120g),儿茶五钱(15g),柏叶半斤(250g)。

用法用量

水煎。先用桐油搽患处,以桐油蘸纸燃着,以烟向患处熏之,方将前汤乘滚注盆内,用布盖手入汤内熏之,勿令泄气,候温洗之良久。一次愈。轻者不宜,重者有效。

功用

软皮收湿,杀虫止痒。

主治

手足生紫斑白点,枯厚破裂。

运用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鹅掌风(手癣)。

使用注意

忌下汤水七日。

重要文献摘要

1、《济阴近编》:“湿虫阴痒。内服龙胆泻肝汤,外以雄黄、黄柏、桃、杏仁,嫩。煎小蓟、蛇床、川椒、矾汤,洗。煮猪肝四五片,乘热入户,虫出。”

2、《朱丹溪医学全书》:“有口疮不下食,众以狐惑治之,必死。未若以矾汤,于脚上浸半日,顿宽。以黄柏蜜炙、僵蚕灼末敷,立下乳而安。”

3、《本草通玄》:“造曲法:以半夏洗净,去衣研细,以姜汁、矾汤,搜和作饼,楮叶包裹,待生黄衣,去叶晒干。”

4、《本草求真》:“以矾汤或皂角汁浸三昼夜,曝用,或酒浸一宿蒸,竹刀切开,至不麻乃止;或姜渣黄泥和包,煨熟用。南星曲造曲法:以姜汁、矾汤和南星末作小饼子,安篮内,楮叶包盖,待上黄衣,乃晒收之。”

5、《急救广生集》:“初起便觉怕冷畏风,头痛身热者,此有表邪,矾汤酸涩不可服,尤大忌梅子,误服酸敛,便难挽回。如无表邪,方可服蜒蛐、梅子,然不若一起便咽生萝卜汁为妙。再遇喉痹,早晚嚼生萝卜数片,可免此患。”

6、《东医宝鉴》:“半夏曲痰分之病,半夏为主,然必造而为曲,又入霞天街、白芥子、姜汁、矾汤、竹沥造曲。治痰积沉疴者,自能使腐败随大小使出,或做而为疮,此半夏曲之妙也。”

7、《本草纲目图鉴》:“风瘙疹痱……景天汁,石南汁,枳实汁,芒硝汤,矾汤,凋匀擦拭。”

8、《时病论》:“吾衢土俗,凡患四时之感冒,见有发热呕吐等证,开口便云龌龊,动手便是刮揪。揪之刮之,未尝不善,但其邪在肌肉者顷刻而松,在经络者,非药不愈。最可恶者,先服矾汤一碗,以为治龌龊之需。”

9、《本草纲目图文双色版》:“痔泥土出水。用蜣、螂—个阴干,加冲片少许,研为细末,搓纸捻酶末塞入孔内,渐渐生肉,药自退出,即愈。叉方:用蜣螂焙干,研为末,先以矾汤洗过,再加药末敷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