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补中汤《医学发明》

黄芪补中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学发明》卷一。具有健脾、补中之功效。主治①《医学发明》:一切心下痞闷,及积年久不愈者。②《赤水玄珠》:脾胃不能渗湿,内痞外浮。
出处 《医学发明》卷一
功能 健脾、补中
主治 ①《医学发明》:一切心下痞闷,及积年久不愈者。②《赤水玄珠》:脾胃不能渗湿,内痞外浮

组成

黄芪一钱,人参八分,炙甘草、白术苍术橘皮各半两,泽泻猪苓茯苓各三分。

用法用量

上㕮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大温送下消痞丸。

功用

健脾、补中。

主治

①《医学发明》:一切心下痞闷,及积年久不愈者。

②《赤水玄珠》:脾胃不能渗湿,内痞外浮。

方义

缘天地不交为否,猪苓泽泻降天气使下济,升麻、柴胡升地气使上行。

重要文献摘要

《医方类聚》:“黄耆补中汤,治肚疼脾虚大效。兼治腹胀肠鸣,发热烦躁,大便滑泻,米谷不化,心下痞,闷满,气逆痰闷,咳逆而喘,呕哕不实,困倦无力并治之。茯苓半两(去皮),白术七钱,黄耆一两,陈皮半两,官桂四钱,甘草八钱(炙),人参七钱,当归半两(切,焙),熟地黄六钱,白豆蔻半两。右粗末,每眼三钱,小儿二钱,生姜枣儿同煎,去滓,空心,食前温服。如脏腑滑泄,加肉豆蔻半两;肚疼,加官桂三钱;心疼,加陈皮三钱。此方乃汴梁企贤提举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