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虎丸《圣济总录》

黑虎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十二。具有利头目,化痰涏,定肢体疼痛之功效。主治风气。症见痹证,肢体顽麻疼痛,关节肿胀,屈伸不利,舌苔白腻,脉滑等。
出处 《圣济总录》卷十二
功能 利头目,化痰涏,定肢体疼痛
主治 风气

组成

天南星(姜汁煮透,切片,焙干)二两(60g),芎劳一两(30g),杜仲(去粗皮,炙,锉)、半夏(汤洗七遍,切,焙)、白附子(微炮)、续断各半两(15g),香墨(烧令烟尽,物盖,放冷研)三两(90g)。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上为末,用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前荆芥汤送下。

2、现代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用生姜汁煮面糊丸。1次3~6g,1日3次,饭前荆芥煎汤送服。

功用

利头目,化痰涏,定肢体疼痛。

主治

风气。

方义

天南星开泄走窜,燥湿祛痰,专主经络之风痰顽痰;半夏辛开散结,燥湿祛痰;白附子燥烈有毒,能开能散,祛风泄湿,逐痹行痰;川芎辛香温通,活血通脉止痛;续断杜仲壮筋骨,利关节;姜汁为丸,取其辛散消痰,开郁行痹,并能解半夏、南星之毒。诸药合用,共奏燥湿除痰,通络止痛之功。

运用

本方以痹证,肢体顽麻疼痛,关节肿胀,屈伸不利,舌苔白腻,脉滑等为诊断要点。

加减化裁

痰湿夹瘀者,可加乳香没药五灵脂等活血通络止痛;顽痹久痛不已,可酌加地龙、穿山甲、乌梢蛇等搜剔通络止痛。

使用注意

孕妇不宜。

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论

《圣济总录》:“治风气,利头目,化痰涎,定肢体疼痛,黑虎丸方:天南星(齑汁煮透,切片,焙干)二两,川芎一两,杜仲(去粗皮,炙,剉)、半夏(汤洗七遍,切,焙)、白附子(微炮)、续断各半两,香墨(烧令烟尽,物盖放冷,研)三两。上七味,捣研为末,再和匀,用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荆芥汤下,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