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为细末。
毒蛇并射工沙虱等伤,眼黑口噤,手脚强直,毒攻腹内,逡巡不救。
每服3钱匕,冷水调灌下。便以大蒜横切钱子贴疮口,以艾柱于蒜钱上灸之,不拘壮数,如蒜钱焦,即别换更灸,痛定即止。
上为细末。
甲疽、骨疽。
先以温浆水洗疮,拭干敷之。重者不过3-4度愈。
大安散
上用大鲫鱼1头,不去鳞,除腹内物,入诸药末在内,以湿纸裹,又以麻缠了,盐泥固济,于煻火(灰)内煨令熟取出。却以慢火炙焦,捣细罗为散。
久痔,肠胃风冷,及瘘脓血不止。
大安散(《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上药于瓷盒子内盛,用盐泥固济,候干,以炭火煅令通赤,取出细研。
喉痹气闷。
用纸两重匀摊,置于湿地上,以物盖之1宿,出火毒后,再细研为散。每服半钱,纳竹管中,吹入喉内,须臾即通。如是咽门肿,只以篦子抄药,点于肿处,咽津即愈。
上为细末。
风湿搏于血气之月蚀疮,疮生于两耳鼻口间,时愈时发者。
干掺疮口上;水调涂亦得。
扫涎立效丹
缠喉风,急喉闭,白喉,风涎壅盛急症。
扫涎立效丹(《自喉全生集》)。本方方名,《本草纲目》引作“帐带散”、“通关散”。
矾石散
矾石、桂。
上为末,绵裹如枣。
中风,卒失声,声噎不出,舌强不能语。
矾石散(《圣济总录》卷一一九)。《圣惠》本方用矾石一分(烧灰),桂一分。
上为末。
面(黑干)(黑曾),面上粉刺。
以醉1盏,渍之3日,夜净洗面敷之。
莫见风日。
朱矾散、朱砂散
上为极细末。
小儿鹅口并噤。
朱矾散(《局方》卷十吴直阁增诸家名方)、朱砂散(《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独茎羊蹄根(锉,捣)、白矾(为末)。
二药一处以极酸米醋调匀。
遍身生癣,日久不愈,上至头面,及癜风。
抓破涂药,觉痒极至痛即止,隔日再搽,不过3次即愈。又治癜风,以苎麻刮热,以药擦之。3-4度绝根。
上为细末。
小儿口齿疳疮,疼痛肿烂。
每用药时,先以发裹指,清水洗口齿上,然后用蜜水调药末如膏,以篦子薄涂于齿龈上,日3-5次。
龙黄散、白龙散
上为细末。
小儿聤耳,汁出不止。
龙黄散(《医学纲目》卷三十九引汤氏方)。白龙散(《普济方》卷五十三引《经验良方》)。
勿令风入。
上为细末。
齿(匿虫),断肿有脓血出。
先以生布揩齿龈令血出,嘲令血尽,即用散药,掺于湿纸上,可患处贴之,1日2-3次。以愈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