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最多症(方数:6)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以巨核细胞系列增生为主的骨髓增殖  性疾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人。起病缓慢,临床表现不一。轻者仅有头昏、乏力,重者有出血、血栓形成,出血常为自发性,反复发作,常见于胃肠道及鼻衄;其次血尿及皮肤、粘膜瘀斑,但紫癜罕见;血栓发生率低于出血,常见肢体血管栓塞,引起手足麻木、疼些,甚至坏疸,脾及肠系养血管栓塞可致腹痛。肺、脑、因也可发生栓塞。    本病病因尚不明。血小板增多可能由于
病理科 中药秘方 - 秘方


原发性血小板最多症 
(方数:6)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以巨核细胞系列增生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人。起病缓慢,临床表现不一。轻者仅有头昏、乏力,重者有出血、血栓形成,出血常为自发性,反复发作,常见于胃肠道及鼻衄;其次血尿及皮肤、粘膜瘀斑,但紫癜罕见;血栓发生率低于出血,常见肢体血管栓塞,引起手足麻木、疼些,甚至坏疸,脾及肠系养血管栓塞可致腹痛。肺、脑、因也可发生栓塞。
本病病因尚不明。血小板增多可能由于干细胞异常,导致持续性巨核细胞的增殖,因而血小板过度增生,加上过多的血小板从脾和肺脏储存部分释放入血有关。血小板寿命大多正常。
本病主要依据临床自发性出血倾向、血栓形成、脾肿大等特点。血小板持续明显增多,超过80万/立方毫米。血片中血小板聚集成堆,大小不一,有巨形及畸形;偶见巨核细胞碎片及裸核。白细胞增多或正常。骨髓各系增生明显,以巨核细胞增生为主,原始及幼稚巨细胞增多,可见大量血小板形成。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可用马利兰、环磷酰胺等骨髓抑制性药物、放射性核素磷(32P)及抗凝药物。
本病似属中医“血证”范畴,与肝、肾两脏关系较大。肾藏精,主骨生髓,养肝;肝藏血。起病缓慢,久病肾精亏虚,肝阴暗耗,则虚大内积而动血;若肝失疏泄,则气滞血瘀,瘀血内著,雍通络道,成为症积,经脉之中既有痰血踞住,则新血不能安行无恙,终必妄走而出血。故治宜滋肾清肝,疏以理气,活血化瘀。(施惠君)

疏肝活血汤

【功能主治】
    功能疏肝理气,活血清热。主治视网膜静脉阻塞。
【处方组成】
    柴胡6克、白芍9克、茯苓12克、当归12克、薄荷4克、白术12克、生地12克、丹参12克、蒲黄30克、苦胆草12克、黄芩12克、木通6克,水煎服。病情好转后,本方可制成丸药服用。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应用36例37眼,显效(视力增加5行以上)10眼,有效(视力增加2-3行)10眼,无效(视力增加l行或不变14眼,视力减退3眼)17眼。
【处方来源】
    天津市眼科医院王思慧。
【按 语】
    本病发生原因,中医认为与七情内伤有关。王氏统计,确有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较大的情绪波动或精神创伤,应以疏肝理气为主。肝郁气滞,成瘀化热,瘀热交作,故加活血祛瘀之品。本病的预后与治疗早晚有关,为此必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改善视网膜血循环,有助于早日恢复。(邹菊生)

水蛭

【功能主治】
功能破血凉血。主治门静脉高压脾切除后血小板增多症。
【处方组成】
水蛭18克(打)、虻虫9克、地鳖虫9克、桃仁9克、丹皮9克、赤芍15克、大生地15克、生蒲黄15克(包)、生五灵脂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治疗18例,血小板增多速度呈显著减慢,有10例服药2剂后开始下降,有5例服3刑后下降。
【处方来源】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素亮甫
【按 语】
秦氏认为本病辨证属“血分有余”的实证。以实证为急,先治实证,后再调虚。(施惠君)

降板汤

【功能主治】
功能滋阴清肝,祛瘀通络。主治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处方组成】
忍冬藤25克、连翘20克、柴胡15克、丹皮5克、夏枯草15克、当归10克、川芎7.5克、生地30克、白芍15克、地骨皮15克、知母15克、甘草5克、鳖甲20克,水煎服。另用犀角末1.5克单煎。
【辨证加减】
症情改善稳定,服知柏地黄丸以巩固疗效。
【临床疗效】
治疗l例男性63岁患者,血小板增多大于90万,服药28剂,自觉症状明显好转,血象化验始恢复正常,随访1年,血象正常,病未复发。
【处方来源】
【按 语】
阴阳既济,虚火伏敛,血归于经而不妄行,使升道者伏,其恙乃瘥。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施惠君)

犀地桃仁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凉血,祛瘀。主治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处方组成】
广角粉0.9一3克、丹皮9克、生地30克、白芍15克、桃仁9一15克、藏红花1.5克、苡米15-30克,紫草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腿痛、全身有小丘疹作痒、头痛时加川芎9克,徐长卿30克,炒枣仁15克。白花9克。
【临床疗效】
治疗1例女性患者,行脾切除术后12天发现血小板增高62.5万,以后高达157.5万,伴全身乏力、关节酸楚、头痛、舌红苦黄腻,舌尖两侧有瘀点,经用本方18充后,症状基本消失,血小板下降至59万。
【处方来源】
山东省青岛市人民医院高衍裔。
【按 语】
本方名由编者所拟。(包屑君)

消瘤化瘀汤

【功能主治】
功能消瘀散结,祛瘀生新,益气清热。主治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处方组成】
丹参3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鳖甲3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大黄5克、青皮10克、泽兰10克、黄芪15克、青蒿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便血好转减大黄3克;为加强清热敌结软坚之力,加连翘30克、去参30克、黄药子10克、水蛭10克;补虚加党参15克、熟地30克、鱼鳔胶30克。
【临床疗效】
治疗1例,血小板异常增高达70一86万/立方毫米。服本方40剂后改为丸剂又服3个月,其间血小板在14一22万/立方毫米之间。骨髓检查已无异常。观察1年,除脾仍大外,余症皆瘥。
【处方来源】
海军青岛基地门诊部忡志贵。
【按 语】
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施惠君)

滋肾活血方

【功能主治】
功能滋养肾阴,活血化瘀。主治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处方组成】
生地30克、玄参30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红花15克、三棱9克、桃仁9克、水蛭6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湿热重者加茵陈30克、黄芩12克、栀子12克、厚朴6克、银花30克;阴虚火旺者加知母9一12克、丹皮12一18克、黄柏9一12克;为加强活血化瘀可加丹参30~60克、川芎9一15克、益母草18克、紫草12一18克;口干加葛根9-12克;胸闷加降香12一15克;四肢酸软加伸筋草18一30克、桑枝15-30克。
【临床疗效】
治疗2例,结果血小板计数正常,白细胞总数减少,出血倾向消失,骨髓象改善。
【处方来源】
河北省中医学院薛芳。
【按 语】
薛氏认为,本症肾阴不足是其本,血瘀脉络是其标。故方以生地玄参滋养肾阴治其本,阴虚火旺者中知柏,希图抑制骨髓之增殖:川芎石花、丹皮、桃仁、三棱、丹参水蛭等药活血化瘀,散瘀止血治其标,以期对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从临床实践体会,本病宜用滋凉,不宜苦寒泄热和甘温补益;宜用活血散瘀,不宜炭类胶粘。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施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