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生血,健脾摄血。主治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其他各种贫血。 |
【处方组成】 人参9一12克、黄芪20-3O克、炙甘草9~12克、白水12克、山药15克、大枣10克、生姜9克、桂枝6-9克,五味子6~9克、砂仁6一9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兼痰湿者加茯苓、法半夏、薏苡仁;伴气血瘀滞者加丹参、赤芍、姜黄、血竭;伴血溢络外,配用藕节、例相叶、三七粉;寒甚者伍以高良姜、吴茱萸。 |
【临床疗效】 治疗34例多种贫血,显效(症状全部消失,血象及骨髓象恢复正常,出血症状控制;溶血性贫血患者抗人球蛋白试验转阴性)16例,占47.1%;进步(症状好转或至少有两项以上消失,血红蛋白增加3克%以上,白细胞增长1000/立方毫米以上,骨髓象有明显进步,血小板计数增加30000/立方毫米以上,出血症状基本控制,溶血基本停止,抗人球蛋白试验放价下降)13例,占38.2%;无效(症状元明显好转,血象及骨髓象无进步或血红蛋白上升小于3克%,血小板计数增长小于30000/立方毫米)5例;占14.7%。治疗总有效率为85.3%。 |
【处方来源】 山东省济宁市中医医院孙新华。 |
【按 语】 血液之生成,最基本的物质是中焦脾胃之营。脾虚是贫血的主要病理特点,故拟健脾益气。方中人参、黄芪、白术山药、大枣、炙甘草大补中焦,受气取汁;加桂枝,启导心火,以助其化赤为血;配五味子敛气束血,使营行脉道而不外散;佐生姜、砂仁温中醒脾,以运中气。(施惠君) |
【功能主治】 功能益精填髓,益气补血。主治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
【处方组成】 甜苁蓉10克、菟丝子10克、杞子10克、潼蒺藜10克、怀牛膝6克、肉桂4克、木瓜4克、怀山药12克、焦白术8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气血两虚型加热地15克、炙黄芪12克、黄精12克、党参12克、当归10克、炒白芍10克、炙甘草4克,大补虚血,腰酸明显加川断10克、补骨脂10克。 |
【临床疗效】 治疗1例69岁女性患者,服本方l月症状明显好转,血色素由4.2克升至11克,红细胞由102万升至 38万/立方毫米,随访年余,健康如常。 |
【处方来源】 浙江省椒江市中医院刘普希。 |
【按 语】 本例先以西医治疗,虽有减轻,未能治愈,后纯用中药本治2月,先以本方益肾填精,兼顾脾土,后大补气血.填下补肾,俾脾肾得充精血互化,气血得旺,6年宿疾得以痊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施惠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