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滋阴补肾,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主治肾小管性酸中毒 |
【处方组成】 山萸肉 6克、山药 20克、签泻 6克、复盘子9克、五味子9克、黄芩9克、天冬12克、太子参12克、石斛12克、生地30克、麦冬15克、黄连3克、生黄芪15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1例,治疗前尿PH6.8,24小时尿量3200毫升,血钾2.40mEg/l,二氧化碳结合力31.36容积%,治疗后血钾4.8mEg/l,二氧化碳结合力44.8容积%,血氯108mEg/1,尿常规正常,尿PH6,烦渴、多饮、多尿症状消失。 |
【处方来源】 江西医学院九江分院彭汉基等 |
【按 语】 彭氏等认为肾小管性酸中毒主证以烦渴而多饮,口干舌燥,尿频数而量多,乃肾虚精亏,封藏失职。肾阴不足而导致肺燥,脑燥伤津则口渴多饮,故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又可互为因果。据此,乃以滋阴补肾,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之法调治而获效验。本方名由编者所拟。(陈以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