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主治骨折初期瘀血内结。 |
【处方组成】 牛膝10克、丹皮10克、红花10克、泽兰10克、大黄10克、归尾12克、赤芍12克、丹参12克、黄柏12克、制乳香12克、制没药12克、桃仁9克、甘草6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骨折损伤2周后,瘀血肿消未全,然新骨已开始生长,此时应及时运用接骨续筋汤以通经止痛,接骨续筋。方为:当归、丹参、毛姜、党参各15克,续断、木瓜、茯苓各12克,地鳖虫、牛膝、白术各10克,自然铜(先煎)25克,甘草6克,水煎服。 骨折4周以后,瘀血积滞已平,疼痛基本缓解,断端生长接续,当务之急是补益肝肾,拟用强筋健骨汤来温筋通络,强壮筋骨。方为:怀牛膝、杜仲、枸杞、白芍、当归、熟地、党参各15克,续断、补骨脂、木瓜各12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骨折临床愈合以后,为防止骨折断端相邻关节筋脉拘挛、僵硬不使,应用中药熏洗剂来帮助关节的活动,温通气血,舒筋活络。方为:伸筋草、红藤、梅桐皮、五加皮、威灵仙、骨碎补、川牛膝、透骨草各20克。上药共研细末,每次1包,置于布包中,浸入热水后熏洗患处。 |
【临床疗效】 治疗87例股骨干骨折,其中男性68例,女性19例;最大年龄74岁,最小2岁,10以下的儿童35例,占本组病例的40.2%。骨折分类:新鲜骨折79例,陈旧性骨折8例,8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无合并内脏和血管神经损伤。治疗结果,87例均采用小夹板固定加中草药内服熏洗,临床愈合时间最短35天,最长65天,平均50天。治疗后优者50例,占57.4%;良者33例,占38%;尚可者4例,占4.6%。 |
【处方来源】 湖北省黄梅县中医院骨伤科余勇。 |
【按 语】 传统的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内外用药及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特别是中药活血化瘀内外应用,促进祛瘀—生新—接骨的过程,有利于患肢各关节的及时锻炼,减少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而且无骨折迟缓愈合和不愈合的发生。(李麟平) |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舒筋,畅通经络。主治骨折后期腰部酸胀,畏寒,活动不便。 |
【处方组成】 桂枝6克、秦艽6克、红花5克、木香5克、当归10克、独活10克、豨莶草10克、川断10克、杜仲10克、桑寄生10克、狗脊10克、鸡血藤12克、甜苁蓉12克、仙茅15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49例,其中男34例,女15例;年龄最大61岁,最小17岁,平均为 31.5岁。胸椎骨折19例,腰椎骨折12例,胸腰椎骨折8例,伴脊髓损伤2例,合并其它损伤8例。治疗时间一般为3个月,最短2个月,最长18个月。功能恢复属优者(脊柱无后凸畸形,恢复原劳动力)31例,属良者(脊柱轻度后凸,能参加一般劳动) 16例,属差者(均为下肢截瘫,经治疗后能扶双拐行走)2例。 |
【处方来源】 詹庆雪等。 |
【按 语】 脊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应分别轻重缓急,内外兼顾,本方不专于骨折初中期,而主攻于骨折后期气血不足,卫阳不固,风寒侵袭筋骨,遇阴雨天腰背酸胀,依据“劳者温之”、“血得温则行”之意而选择应用。(李麟平) |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通络,理气定痛。主治骨折腰部疼痛,转侧、俯仰困难者。 |
【处方组成】 龙骨、降香、土狗、自然铜、松节、血竭。上药共研细末,每次3克,早晚各服1次。 |
【辨证加减】 12胸椎以上骨折加服五灵脂、桃仁、红花、蒲黄、木香、赤芍、归尾;12胸椎以下骨折加服红花、木香、桃仁、独活、杜仲、牛膝、五灵脂、赤芍、归尾;如瘀血已清,血行未畅,遗留伤部作痛,可加服当归、独活、牛膝、杜仲、续断、骨碎补。 |
【临床疗效】 治疗脊椎骨折62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12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18岁。骨折部位:颈椎2例,胸椎21例,腰椎38伤,骶椎1例。经复位,腰部垫枕,中药内取外敷等综合治疗,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44天,其中优良率达60例。 |
【处方来源】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正骨科李家达。 |
【按 语】 脊椎骨折多好发于胸腰段部位,又多见于老年患者。在治疗骨折的整个过程中,中药内服外敷及功能锻炼是相当重要的。本方活血化瘀之力似嫌不足,但方中一味土狗,却有画龙点睛之功。土狗,又名蝼蛄(《本经》),《本草纲目》记载:“利大小便,通石淋。”而本方之意却用于胸腰椎骨折后大便秘结、小便窿闭之证。再根据临床症状的表现而给予不同的内服药,是为有效。(李麟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