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化瘀,消肿去腐。主治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盘状红斑狼疮等口腔斑纹病变。 |
【处方组成】 丹参9克、川芎9克、鸡血藤12克、郁金6克、赤芍9克、桃仁6克,制成片剂。每片含干浸膏0.4克。每日3次,每次4片。饭后口服。2个月为1疗程。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60例,显效(糜烂愈合,白纹和充血范围缩小2/3以上,自觉症状甚微或无)14例,好转(糜烂缩小,充血和白纹减少不满2/3者,自觉症状减轻)33例,无效(复发或加剧者)13例。2年后远期疗效观察结果:44例被随访者中显效由8例提高到29例,有效由29例下降到11例,无效由7例下降到4例。 |
【处方来源】 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黄亚筠等。 |
【按 语】 本方适用于因气滞血瘀引起的口腔扁平苔藓。方中丹参、赤芍、鸡血藤养血活血;桃仁破瘀散结;郁金行气理血;川芎调和气血。诸药并用,能改善机体血液循环。据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经用本方后,患者微血管内血流加快,流态趋于正常,并有炎症细胞渗出减少、基础细胞再生等组织学改变,说明本方对消除炎症、促进糜烂愈合和白色斑纹消失确有效果。本方名和剂量由编者所拟。(周曾同) |
【功能主治】 功能滋阴养血,疏风润燥。主治单纯型口腔扁平苔藓。 |
【处方组成】 生地15克、熟地15克、当归15克、白芍12克、女贞子12克、枸杞子15克、麦冬15克、白藓皮9克、黄芩9克、香附6克、怀牛膝9克、旱莲草12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73例,显效(糜烂面愈合,红斑充血消退,灰白色条纹消失或大部分消失)46例,好转(糜烂面愈合,红斑充血基本消退或面积缩小,程度减轻,白色条纹部分消失,颜色变浅)20例,无效(局部病损无明显变化)7例。 |
【处方来源】 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徐治鸿等。 |
【按 语】 方以生地、熟地为君,当归、白芍、女贞子、枸杞子、麦冬为臣,重滋阴养血,祛风燥,补血虚;白藓皮、香附、旱莲草力佐,补肾阴,强筋骨,行气血;并用怀牛膝为使,引火归元,引血下行,引药入经。君臣佐使配伍精当,不仅能改善口腔扁平苔藓局部症状,且可调节阴阳,增强脏腑功能,起到改善患者全身状况的效果。本方名和剂量由编者所拟。(周曾同) |
【功能主治】 功能健脾祛湿,养阴清热,补肾。主治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 |
【处方组成】 生地12克、党参18克、石斛9克、山萸肉9克、玄参12克、生薏米12克、茯苓12克、苦参9克、黄芩9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湿重者加车前子、知母;热盛者加黄柏。 |
【临床疗效】 治疗20例,痊愈(溃疡及斑纹充血全部消失)8例,显效(溃疡糜烂全部消失,斑纹部分消失)9例,有效(溃疡糜烂全部消失,斑纹如故)3例。 |
【处方来源】 江苏南京市钟山医院口腔科郑际烈。 |
【按 语】 久病必虚,常伤脾胃肾气。脾虚湿困,肾虚气化不利,因而水湿内停,泛于肌表,现为白纹,湿重则溃疡糜烂,反复发作而又不易收口。本方用生薏米补脾胃之气,山萸肉补肾气,党参补元气,使先天后天之气均得补益;又用茯苓健脾利湿,苦参、黄芩清热燥湿,有较强的祛湿功效;为防燥之太过,配以生地、玄参养阴之品,使气有所补,湿有所除,阴阳调和,则病情得以缓解。本方所用药物据现代药理研究有调节免疫、增强消化和广谱抑菌作用,因此对促进溃疡糜烂的治愈有显著效果。使用本方时,若能同时配合以局部用药,则效果更佳。本方名和剂量由编者所拟。(周曾同) |
【功能主治】 功能祛风清热,活血化瘀。主治萎缩型口腔扁平苔藓。 |
【处方组成】 乌蛇9克、荆芥9克、防风9克、蝉衣6克、黄连6克、黄芩12克、银花12克、连翘12克、赤芍12克、丹参12克、丹皮6克、茜草9克、甘草6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血瘀症状明显者加桃仁、红花、当归尾。 |
【临床疗效】 治疗50例,痊愈(充血、糜烂、白纹完全消失,粘膜恢复正常)20例,显效(病变范围明显缩小)14例,好转(病变范围有缩小,全身症状减轻)12例,无效(自觉症状和临床表现无变化或加剧)4例。 |
【处方来源】 北京医院口腔科方祥忠。 |
【按 语】 血虚生风或外感风邪都可导致血脉不和,气机不畅,肌肤腠理不利,使粘膜皮肤失却濡养而呈脱屑、萎缩。本方所用乌蛇有祛风湿、通筋络之功;加之荆芥、防风、蝉衣祛风除邪,巩固营卫,能有效抵御外邪;赤芍、丹参养血活血;丹皮、茜草凉血、清血分热;黄连、黄芩、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能清除血毒,活血化瘀。御外兼有清内,异曲同工,都能起到清除废物、加强供养的作用,使病变部位的代谢活动得以恢复正常,从而萎缩、充血、白纹等症状自除。本方多寒凉发散药物,故体虚者慎用。本方名及剂量由编者所拟。(周曾同)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降火,解毒利湿。主治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 |
【处方组成】 黄芩12克、黄柏9克、连翘12克、土茯苓12克、生薏仁12克、白藓皮9克、赤苓皮9克、紫花地丁18克、生地12克、竹叶12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糜烂严重者局部加用养阴生肌散,或氟美松、强的松龙于病根基底下浸润注射。 |
【临床疗效】 治疗105例,有效率90%。 |
【处方来源】 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徐治鸿等。 |
【按 语】 本方适用于胃火上蒸或虚火上炎引起的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方用黄芩、黄柏清三焦实火;生地、竹叶清心泻火;苔藓皮、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土茯苓、赤苓皮通淋利湿,有助清三焦之火。釜底抽薪,使口舌免遭各脏腑积热之熏蒸,故能促使糜烂早愈。本方多寒凉,故不宜用于脾胃虚弱者。本方名和剂量由编者所拟。(周曾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