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消炎,清热解毒。主治红皮病。 |
【处方组成】 生石膏30克、知母12克、川黄连9克、黄芩9克、生栀子9克、犀角3克、玄参20克、丹皮9克、赤芍9克、连翘15克、银花30克、桔梗5克、淡竹叶6克、甘草3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皮损红肿渗出明显者加紫花地丁15克、紫草茸9克、红花1.5克、腊梅花9克、大青叶15克、蒲公英30克;小便不利者加淡竹叶根30克、白茅根30克、木通5克;眼结膜炎者加野菊花9克、谷精草9克。 |
【临床疗效】 1例重症药物性剥脱性红皮病,用促皮质激素未见效,用本方后即见显著好转,服药27剂后痊愈。 |
【处方来源】 广东省中医实验医院张景述。 |
【按 语】 本方名由编者所拟。(王侠生) |
【功能主治】 功能解毒,消肿,杀虫。主治红皮病。 |
【处方组成】 将2%精制硫磺橄榄油混悬液制成注射液,经100摄氏度流动蒸气消毒30分钟后备用。用法:以O.2毫升量肌肉注射,以后视情况逐渐增到0.4、o.6、O.8、l.2毫升,隔日或3-4日1次,10-15日为1疗程。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7例红皮病(原发性1例,继发性6例),痊愈4例,显效3例,治疗期28-80天。 |
【处方来源】 西安医学院皮肤性病教研组程远乾。 |
【按 语】 本方为一种发热疗法,经程氏等观察,本法较其他发热疗法优越,热型规则,发热持续时间长,热度高,副反应少。其疗效亦不亚于皮质激素类。(王侠生) |
【功能主治】 功能养阴生津,滋阴润燥,凉血解毒。主治急性剥脱性皮炎以内热炽盛、毒热灼伤阴液为主证者。 |
【处方组成】 北沙参30克、丹参30克、黑玄参15克、二冬15克、生地30克、莲子心9克、槐花30克、生扁豆15克、生芡实15克、蒲公英30克、金银花30克、花粉15克、南沙参30克,每剂煎3次,日服3次。 |
【辨证加减】 原方服5剂后症势大减,继以养血润肤健脾除湿,用鸡血藤、全当归、白芍、二冬、炒苡米、炒扁豆、炒黄实、山药、泽泻、炒白术、炙甘草;进而又使用防风、防已、苦参、刺蒺藜、白藓皮、地肤子等除湿、祛风止痒剂。 |
【临床疗效】 本方临床应用多例,疗效明显。 |
【处方来源】 北京市中医医院赵炳南。 |
【按 语】 赵氏认为,重症药物性剥脱性皮炎以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主要是由于脾湿不运,蕴湿化热,外受毒邪刺激,湿热毒邪发于皮肤所致,即内有湿,外有毒,湿毒化热所致,因而称之为湿毒疡,故在临床上按湿、毒、热辨证施治。本方名由编者所拟。(王侠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