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凉血清热解毒。主治热毒型类银屑病。 |
【处方组成】 生地30克、玄参9克、水牛角15克(先煎)、黄芩9克、胡黄连6克、山栀12克、知母9克、竹叶6克、丹皮9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临床观察多例,有一定的疗效。 |
【处方来源】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顾伯华。 |
【按 语】 本方为顾氏之验方。顾氏认为类银屑病可分为三型:(1)风寒型(相当于点滴型);(2)热毒型(相当于痘疮样型):(3)气阴两虚型(相当于斑块型)。本方中药具有凉血清热解毒之功能,适宜于热毒型类银屑病。本方名由编者所拟。(陈德利) |
【功能主治】 功能养阴清热。主治类银屑病。 |
【处方组成】 生地12克、玄参12克、麦冬12克、地骨皮12克、白花蛇舌草30克、土茯苓30克、鸡血藤30克、虎仗15克、忍冬藤15克、生山楂9克、急性子9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1例,于服药1月后皮损隐退70%,2个月后愈。4年半后检查无复发。 |
【处方来源】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马绍尧。 |
【按 语】 本例患者除皮疹外,苔薄黄舌红,尖有刺,脉细数,证属阴虚内热,以养阴清热为主,故服本方后疗效明显。本方虽仅为1例之治疗经验,以疗效如此显著,且4年半后未复发,当可试用。本方名由编者所拟。(陈德利) |
【功能主治】 功能凉血祛风。主治类银屑病。 |
【处方组成】 生地12克、丹皮9克、黄芩9克、槐花9克、紫草9克、大青叶15克、生米仁15克、白蒺藜12克、茯苓皮12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伴微痒者加珍珠母30克、灵磁石30克、佛耳草15克。 |
【临床疗效】 治疗5例有效,疗效于服药后第2周时出现。 |
【处方来源】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岳阳医院夏涵。 |
【按 语】 类银屑病的临床表现不一,如见皮损泛发全身,乃属风邪,皮疹色红或紫褐,系血分有热,此乃风热相搏客于肌肤所致,可服用本方。(陈德利)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疏风。主治点滴型类银屑病。 |
【处方组成】 银花12克、黄芩10克、荆芥穗5克、防风5克、蝉蜕3克、苦参6克、白藓皮12克,全虫3克、皂刺10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据临床观察,对急性点滴型类银屑病疗效明显。 |
【处方来源】 北京市协和医院袁兆庄。 |
【按 语】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点滴型类银屑病中皮损表现为红斑、鳞屑在上身多,病程较短,脉弦滑,苔黄者,证属血热挟风,可服用本方。(陈德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