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主治】 功能祛风,清热、燥湿,解毒。主治体癣。 |
【处方组成】 苦参50克、大枫子50克、五倍子25克、皂角25克、白藓皮25克、土茯苓25克、百部25克、蜈蚣10条、蝉蜕25克、地肤子25克、蛇床子25克、相思子25克、木别子25克、人言3克、白矾15克、硫黄12克、冰片5克、潮脑5克,上药捣碎放入布袋中,置于1.5公斤食用醋内,浸泡24小时洗用,每剂可用4-5天。治疗时用本剂搽剂洗体癣患处20分钟,或用干净毛巾蘸药敷于患处。本药亦可用于手、足癣,浸泡20分钟。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12例,痊愈8例(66.67%),好转3例(25%),无效1例(8.33%),总有效率91.67%。 |
【处方来源】 吉林省伊通县职工医院杨德昌。 |
【按 语】 本方中苦参、大枫子、白矾均系祛风、清热、燥湿、解毒之首选药物。同时现代医学实验亦证明,苦参、大枫子、皂角、白藓皮、蜈蚣和地肤子水浸剂与苦参之煎剂对试管中多种致病真菌如: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和奥杜盎氏小芽孢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所佐之五倍子和冰片等且有收敛、止痒之功效。(叶琳) |
【功能主治】 功能燥湿,杀虫。主治体癣。 |
【处方组成】 苦楝皮20克、雄黄5克、白矾5克、凡士林70克,诸药共研细末加于凡土林中,混合为膏。外用涂搽1日3次。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12例体癣,痊愈与好转11例,总有效率为91.67%。 |
【处方来源】 吉林省伊通县职工医院杨德昌。 |
【按 语】 苦橡皮酒精浸液和雄黄水浸液经实验证明,在试管内对多种皮肤致病性真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同时还证实,苦楝皮醇浸液较水浸液抑菌效果强,制成凡士林膏剂可使效用更持久。(叶琳)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燥湿,止痒。主治体、股癣。 |
【处方组成】 三仙丹15克、黄丹15克、枯矾10克、青黛20克、冰片5克,研末外用涂搽,1日2次。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体、股癣46例,5内有效率达85%。 |
【处方来源】 解放军94医院章榕华。 |
【按 语】 本方经试管抑菌试验,对红色癣菌、铁锈色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癣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显著抑菌作用,本方作用温和,对皮肤无刺激性,不出现疼痛,亦无过敏现象,止痒效果佳。本方剂量由编者所拟。(叶琳)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祛风,抑菌,杀虫,燥湿。主治体、手、足癣。 |
【处方组成】 土荆皮25克、蛇床子12.5克、大枫子仁12.5克、花椒12.5克、百部12.5克、防风5克、当归10克、蝉蜕7.5克、风仙透骨草12.5克、侧柏叶10克、吴茱萸5克、斑蟊3克,上方除斑蟊研成细末外,其余均碎成粗粉,相互混合,按流浸膏与浸膏剂之渗漉法,用乙醇与冰醋酸按3:1混合,作溶剂,将上药粉末在其中浸渍48小时,缓慢渗漉,共收集2000毫升渗漉液,静置取上清液,加入香精适量,搅匀即成。外用涂搽,1日3次。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手、足、体癣82例,痊愈45例(54.9%),显效13例(15.9%),好转12例(14.6%),无效12例(14.6%),总有效率为85.4%。 |
【处方来源】 扬州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谢晶辉。 |
【按 语】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本方对于常见致病性真菌,如奥杜盎氏小芽孢菌、铁锈色小孢子菌、红色癣菌、攻瑰色癣菌、紫色癣菌、叠瓦癣菌、许兰氏黄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癣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叶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