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治扁平疣。 |
【处方组成】 马齿苋60克、败酱草15克、紫草15克、大青叶15克(或板蓝根15克),水煎服。7-14剂为l疗程。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75例扁平疣,痊愈47例(62.6%),进步11例(14.7%),无效17例(22.7%)。痊愈病例中,服药3-24剂,平均为13.8剂。 |
【处方来源】 北京市广安门医院朱仁康。 |
【按 语】 本方具有药源丰富、价格低廉、取材方便和疗程较短的特点。(何芳德)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疏风达邢;活血散结。主治扁平疣。 |
【处方组成】 板蓝根60克;生苡仁80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连翘10克、桃仁10克、防风8克、陈皮6克、生川军6克、麻黄5克、甘草9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颜面部扁平疣加桑叶6克、桔梗8克;在下肢者加牛膝10克;皮疹呈深褐色,且发展快、舌质红、脉数者加青黛10克、夏枯草lO克、皂刺6克;痒甚者加蝉蜕6克、荆芥5克;月经期去桃仁。 |
【临床疗效】 治疗185例,治愈181例(97.8%),好转4例(2.2%)。痊愈病例中,服药20-25剂者26例,26-30剂者155例。 |
【处方来源】 海南省三亚市425医院裴宇法。 |
【按 语】 本方清热解毒与疏散风热相配伍,又辅以疏风达邪,活血散结,以去除阻于经络的风毒之邪而去疣。(何芳德) |
【功能主治】 功能健胃,利尿,去疣。主治扁平疣。 |
【处方组成】 薏苡仁30-60克,水煎服,连续服用2-4周,或连续服用至痊愈为止。小儿剂量减半。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23例,11例在服药7至16日内痊愈,6例效果不明,其余6例试服3周以上无效。治愈率为48%。痊愈病人皮疹消退前,多出现损害增大变红,炎症增剧,数日后,损害渐趋于干燥脱屑以至消退。 |
【处方来源】 山东省青岛市立医院曲魁遵等。 |
【按 语】 本方用药简单,无副作用,如能配入其他去疣药物,或辅以其他治疗,可望提高疗效。(何芳德)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燥湿,杀虫解毒。主治扁平疣。 |
【处方组成】 鸦胆子油2克、石蜡36克、凡士林18克、液状石蜡44克,共制成100克。鸦胆子油提取:鸦胆子研碎后用三倍量的95%乙醇回流提取3次,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即得鸦胆子油。药棒的制备:按处方量称取石蜡、凡士林、液状石蜡,并置一容器中,加热熔化后定量加入上述提取的鸦胆子油搅拌均匀,趁未凝固前倒入固定模中冷却即成。外用,每日2次。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63例,有效率达83%。用药后有红肿现象,4-5天结痂,脱落后有色素沉着,但1-2周内可自行消退。 |
【处方来源】 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孙翠华。 |
【按 语】 由于扁平疣患部面积小,加之鸦胆子油对皮肤具有刺激作用,制成棒剂后擦用既可以避免正常皮肤炎症反应,而且使用方便,不污染衣服。(胡霜红)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利湿,养血活血行气。主治扁平疣。 |
【处方组成】 夏枯草10-15克、苡仁20-30克、板蓝根15-20克、木贼草10-15克、赤芍10-15克,白芍10-15克、当归10-15克、川芎10-12克、熟地15-20克、桃仁10-15克、香附10-15克、首乌10-15克、红花10-12克、甘草3-6克,水煎服。儿童用量酌减,孕妇慎服。15天为1疗程,中间间歇1天。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应用50例扁平疣患者,服药3-30剂后,总有效率为96%,其中痊愈31例,占62%,平均服药12.2剂;显效14例,占28%,平均服药7.7剂;有效3例,占6%,平均服药12剂;无效2例,占4%。 |
【处方来源】 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郑际华。 |
【按 语】 本方内服后,应将药渣再加水煎,趁热轻轻搽洗患处,每晚1次,每次10-15分钟,以局部皮肤显现微红为度。若外洗后,患处出现轻微的类似皮炎现象,仍属正常反应,较重者可暂停外洗1-2日或隔日洗1次。本方名由编者所拟。(乔子虹)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疣。主治扁平疣、寻常疣和传染性软疣等。 |
【处方组成】 从土贝母中分离出土贝母皂甙,配制成注射剂,深层肌肉缓慢注射,成人每日1-2次,每次2毫克,每个疗程40毫克,一般用2-3疗程,儿童用量酌情减半。另用本药制成搽剂涂于患处,揉搓3-5分钟,每日3-4次,每次4-5遍。本药亦可制成霜剂,亦系外用,揉搓数分钟使皮肤发热,便于吸收。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252例,治愈率86.9%(219例),显效21例,好转8例,4例无效,总有效率98.4%。其中扁平疣165例中,痊愈140例,显效16例,好转5例,无效4例。 |
【处方来源】 西安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傅章才。 |
【按 语】 本方是在土贝母治疗疣类皮肤病临床有效的基础上,分离提取土贝母皂甙,具有抗病毒作用。大量临床验证有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若能配合清热、凉血、解毒去疣之方,则更为有效。(何芳德) |
【功能主治】 功能杀虫去疣。外用主治扁平疣。 |
【处方组成】 食醋200毫升,加热浓缩至100毫升,外用于皮损,每日2次,30天为l疗程。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27例,痊愈率为51.9%。 |
【处方来源】 四川省泸洲医学院附属医院陈德宇等。 |
【按 语】 单用浓缩食醋,疗效优于单用5一氟脲嘧啶膏,且无色素沉着之弊,如加入木香液制剂,疗效又可提高。食醋每家皆备,用方简便,无毒无害,局部短暂发红不适,病人能够耐受。(何芳德) |
【功能主治】 功能燥湿清热,软坚去瘀。主治扁平疣。 |
【处方组成】 冰片10克(另包)、玄明粉10克(另包)、苦参30克、板蓝根30克、大青叶30克、鱼腥草3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先将冰片、玄明粉共研极细末备用。然后将余药煎汤取浓汁,待冷却至皮肤可耐受温度时,用毛巾或棉球蘸药水于患处反复擦洗15-20分钟,再将备用之冰片、玄明粉用冷开水调成糊状,反复涂擦患处15-20分钟,用力以能耐受为度。每日1剂,分2次外用,5日为1疗程。 |
【辨证加减】 无 |
【临床疗效】 治疗117例,痊愈106例,好转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73%,无1例复发。一般服药1个疗程后扁平疣开始变色,结痂并脱落,药后1周全部消失,皮肤恢复正常。171例中1个疗程治愈69例,2个疗程治愈37例,3个疗程治疗11例,平均用药7.52天。 |
【处方来源】 施永茂。 |
【按 语】 扁平疣脾肺湿热瘀滞,郁结肌肤而成,当以燥湿清热,软坚去瘀论治。方中苦参清热燥湿去湿;玄明粉软坚散结,清热泻火,疗皮肤疮疹;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板蓝根、大青叶、鱼腥草清热凉血,又能抗病毒;冰片清热消肿止痛。诸药配伍,治疗扁平疣有良效。治疗中注意避免烫伤及擦伤。本方名由编者所拟。(孙国英) |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软坚。主治扁平疣。 |
【处方组成】 板蓝根30克、败酱草30克、露蜂房10克、马齿苋15克、夏枯草10克、赤芍10克、红花10克、香附12克、木贼草10克、牡蛎30克(先煎)、生薏仁30克,水煎服。同时取其药渣局部清洗1次,每次20分钟,5周为1疗程。 |
【辨证加减】 皮疹颜色偏红加紫草;痒甚加白藓皮;病程较久、皮疹深褐色加灵磁石或莪术。 |
【临床疗效】 治疗80例,痊愈46例(57.5%),显效8例(10%),有效13例(16.3%)。无效13例(16.3%)。总有效率83.8%。对照组20例,口服乌洛托品,每次O.6克,每日3次,5周为1疗程。痊愈6例(30%),无效14例(70%),有效率30%。 |
【处方来源】 北京中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陈雅如。 |
【按 语】 扁平疣的病因为脾湿肝郁,外感风邪,郁久化热,气血凝滞。本方治疗除清热解毒药物外,夏枯草清肝经郁热兼有软坚之功;赤芍、红花活血化瘀;香附解郁舒肝;木贼草清肝疏风;牡蛎平肝软坚;生薏仁健脾利湿,临床有效率83.8%,确非偶然。且有对照组作对比观察,疗效可靠。(何芳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