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斑汤
知母(三钱) 石膏(五钱) 人参(二钱) 甘草(一钱半)
治伤寒发斑,口燥烦渴。
上作一服,水二钟,粳米一百粒,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人参白虎汤(《玉机微义》卷九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知母18克 石膏30~45克(碎,绵裹)甘草(炙)6克 粳米12克 人参9克
清热泻火,益气生津。伤寒或温病,里热盛而气阴不足,发热,烦渴,口舌干燥,汗多,脉大无力;暑病津气两伤,汗出恶寒,身热而渴。
上五味,以水1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分服。
本方所治为气分热盛而津气不足之证,故在白虎汤清热生津的基础上,加人参以益气生津。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谓此方"以生山药代粳米,则其方愈稳妥,见效亦愈速"。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白虎加人参汤
服桂渴烦大汗倾,液亡肌腠涸阳明;膏斤知六参三两,二草六粳米熟成。
古代用法: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每日三次。
清热、益气、生津。
1、《伤寒论》:“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正月、二月、三月凛冷,亦不可与服之,与之则呕利而腹痛;诸亡血虚家,亦不可与,得之腹痛而利。”
2、《外台》引《千金翼》:“忌海藻、菘菜。”
《古方选注》:“阳明热病化燥,用白虎加人参者,何也?石膏辛寒,仅能散表热;知母甘苦仅能降里热;甘草、粳米仅能载药留于中焦。若胃经热久伤气,气虚不能生津者,必须人参养正回津,而后白虎汤乃能清化除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