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蛔汤

安蛔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常见急腹症》。为驱虫剂。具有温脏安蛔,理气止痛,排蛔驱蛔之功效。主治胆道蛔虫病。腹痛发作突然,时发时止,痛剧则辗转反侧,恶心呕吐,甚至吐蛔,脉象弦紧或弦数,痛止则如常人,合并感染后则见发热,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或见洪象等症。
分类 驱虫剂
出处 《常见急腹症》
功能 温脏安蛔,理气止痛,排蛔驱蛔
主治 蛔虫病

《回春》卷二:安蛔汤

处方

人参7分,白术1钱,茯苓1钱,干姜(炒黑)5分,乌梅2个,花椒(去目)3分。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伤寒吐蛔。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回春》卷二

明·《万病回春》:安蛔汤

出处

安蛔汤,出自明·《万病回春》。本方又名“理中安蛔汤”。

组成

人参七分(9克)、白术一钱(9克)、茯苓一钱(9克)、干姜(炒黑)五分(4.5克)、花椒(去目)三分(3克)、乌梅两个(3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温中安蛔。

主治

主治中阳不足,脾胃虚寒,便清溲清,腹痛肠鸣,蛔从口吐出,或从大便出,手足不温,舌白脉虚者。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病、蛔虫性支气管炎等病症。

1.胆道蛔虫病:以本方加减治疗32例,每日1剂,水煎2次,早、中、晚各服1次,治疗期间忌食荤腥油腻食物。结果:32例(2例配合西药抗炎、对症、支持等治疗)均在服药1~6剂内症状全部消失。(《江西中医药》2001年第5期)

2.蛔虫性支气管炎:以本方联合麻杏石甘汤随症加减治疗40例,每日1剂水煎3次相混合后,晨起及晚餐前空腹各服1次,连续服药10~20剂。疗效评定以咳嗽、咯痰、哮喘样发作、胸痛等症状完全消失,胸片无异常,连续3次做痰检未发现蛔虫卵,并经过3个月以上无复发为痊愈。结果:治疗后所有病例全部治愈,未见不良反应的发生。(《四川中医》2007年第3期)

方解

本方由理中汤去甘草、加茯苓以温养脾胃之寒而祛中焦之寒,乌梅川椒酸辛伏虫,使中焦寒去,虫伏而安。本方药性偏温,阴虚者慎用。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乌梅能促进胆汁分泌,花椒能加强肠道蠕动,乌梅花椒还有麻痹虫体,刺激虫体尾部蜷缩后拉作用。由此可见在各药的共同作用之下,蛔虫被迫安静地退出胆道,达到快速驱虫的效果。

方歌

理中加减可安蛔,参术苓姜和椒梅,腹痛便溏因虫扰,辛酸伏蛔蛔自摧。

摘录
明·《万病回春》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安蛔汤

组成

乌梅(30g),细辛(3g),干姜(6g),川椒(9g),黄芩(15g),木香(12g),苦楝根皮(15g),槟榔(30g),甘草(4.5g),大黄(9g)。

用法用量

现代用法:每剂水煎300ml,急煎频服,小儿酌减。腹痛不止时,成人每日可服2剂,腹痛缓解后应继服1剂,以巩固疗效。服药后应防止呕吐。

功用

温脏安蛔,理气止痛,排蛔驱蛔。

主治

胆道蛔虫病。腹痛发作突然,时发时止,痛剧则辗转反侧,恶心呕吐,甚至吐蛔,脉象弦紧或弦数,痛止则如常人,合并感染后则见发热,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或见洪象等症。

方义

本方乌梅之酸、川椒之辛、黄芩之苦以制蛔;用干姜、细辛之热,温中散寒以治脏寒;用木香以理气止痛;配苦楝根皮、槟榔以驱蛔;大黄黄芩同用,苦寒燥湿泻热而治感染。

运用

本方仿乌梅丸之意化裁而来,驱虫之力较乌梅丸强,用于治胆道蛔虫病。

加减化裁

合并感染者加双花、连翘各15g,以清热解毒;兼见黄疸者可加茵陈30g,以清热除湿,利胆退黄;腹痛重者加白芍15g,元胡9g,以行气、活血、缓急止痛;呕吐者加竹茹、半夏各9g,以清胃热、降逆止呕。

使用注意

1、疼痛发作时,可配合新针疗法,水针疗法和西药以缓解疼痛。

2、腹痛缓解后,说明蛔虫已退出胆道或死于胆道,应将胆道中的蛔虫体、虫卵、细菌进行清洗,可选用利胆汤,但方中用可根据病情酌减。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理中安蛔汤与连梅安蛔汤都是安蛔驱蛔方。理中安蛔汤配用党参、干姜、白术茯苓,兼能温中补虚;而连梅安蛔汤配用胡黄连黄柏,兼能清肝脾湿热,并加雷丸、槟榔以增强驱蛔作用。前者为温中安蛔,后者为清热安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