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1 秒,为您找到 8871 个相关结果.
  • 丝瓜花

    … 出处 《滇南本草》 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花蕾,夏季开花时采取。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丝瓜"条。 化学成分 花中谷氨酰胺、天冬氨酸、精氨酸、天门冬素的含量雌花比雄花中多,而赖氨酸,丙氨酸则在雄花中为多。 性味 《滇南本草》:"性寒,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治肺热咳嗽,咽痛,鼻窦炎,疔疮,痔疮。 ①《滇南本草》:"清肺热,消痰下气…
  • 丁癸草根

    …散痈疽。治疔疮,亦治蛇伤。" ②《本草求原》:"治牙痛。" ③《岭南采药录》:"治瘰疬。"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煅存性研末撒。 复方 ①治脚气浮肿酸痛:鲜丁癸草根一两半,猪脚节一个炖服,连服三、五次。(《泉州本草》) ②治瘰疬:丁癸草根四两,酒八两。同煎服。(《岭南采药录》) ③消蛇疮,理蛇伤:丁癸草根,煅存性掺之。(《本草求原》) ④治毒蛇咬防:鲜丁癸草根或…
  • 葡萄藤叶

    …藤、叶含橡胶质、糖类等。 性味 《纲目》:"甘涩,平,无毒。" 功能主治 治水肿,小便不利,目赤,痈肿。 ①《滇南本草》:"叶治火眼,汁治咳嗽。" ②《滇南本草图说》:"采叶贴无名肿毒。" ③《纲目》:"饮其汁,利小便,通小肠,消肿满。" ④《陆川本草》:"治呕吐,恶阻,肿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 治水肿:葡萄心(嫩…
  • 金橘核

    …闽东本草》)。 味酸辛 平无毒 味酸辛,性平,无毒。入肝、肺二经。 退翳明目,利咽开音,散结止痛。 治目疾、喉痹,消瘰疬结核。(性味以下出《本草再新》) 金橘核,中药材名。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金橘及金弹的种子。功能主治为:治目疾、喉痹,消瘰疬结核。(性味以下出《本草再新》) 《中药大辞典》:金橘核 拼音注音 Jīn Jú Hé 别名 金橘子(《闽东本草》)。 出处 《本草再新…
  • 蒒实

    …逆。 拼音注音 Shī Shí 别名 自然谷、禹余粮(张华《博物志》),师草实(《本草拾遗》),砂贡子(《中国经济植物志》)。 出处 《海药本草》 来源 为莎草科植物蒒草的果实。 生境分布 生于沿海砂滩及湖边。分布我国东北及河北、山东等地。 原形态 蒒草(《海药本草》),又名:砂瓒薹草。 多年生草本。匍匐根茎长。秆三棱形,高10~20厘米,基部叶鞘破裂呈纤…
  • 白鹅膏

    …、甘油三硬脂酸酯。参见"鹅肉"条。 性味 甘,凉。 ①《开宝本草》:"微寒。" ②《纲目》:"甘,微寒,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平。" 功能主治 润皮肤,消痈肿。治皮肤皴裂。 ①《别录》:"主耳卒聋,以灌之。" ②《日华子本草》:"润皮肤。" ③《纲目》:"治唇沈,手足皴裂。消痈肿,解礜石毒。" ④《本草从新》:"祛风,润燥。" ⑤《医林纂要》:"治癣秃店疥。" 用法…
  • 大黄茎

    … 出处 《唐本草》 来源 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等的地上茎或嫩苗。 性味 ①《唐本草》:"味酸。" ②《中国医学大辞典》:"苦,寒,无毒。" 注意 《唐本草》:"多食不利人。" 功能主治 ①《唐本草》:"醒酒,堪生啖,亦以解热。" ②《中国医学大辞典》:"通大便,清肠热。"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黄茎 拼音注…
  • 金星草

    …主治痈疽,肿毒,瘰疬,恶疮,暴赤火眼,肺热咳嗽,淋证,肠风下血。 《中药大辞典》:金星草 拼音注音 Jīn Xīnɡ Cǎo 别名 金钏草(《本草图经》),大金星凤尾(《履巉岩本草》),凤尾草(《纲目》)。 出处 《嘉佑本草》 来源 为水龙骨科植物大果假密网蕨的全草。 生境分布 生于阴湿山谷中石上或树干上。分布我国西南部及广西、安徽、西藏等地。 原形态 …
  • 罂粟

    …注音 Yīnɡ Sù 别名 罂子粟(《本草拾遗》),御米、象谷、米囊、囊子(《开宝本草》),莺粟(《滇南本草》)。 出处 《本草图经》 来源 为罂粟科植物罂粟的种子。 生境分布 原产欧洲南部及亚洲。 原形态 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茎直立,高60~150厘米。叶互生,茎下部的叶具短柄,上部叶无柄;叶片长卵形成狭长椭圆形,长6~30厘米,宽3.5~20厘米,先端…
  • 鳑魮鱼

    …。 《中药大辞典》:鳑魮鱼 拼音注音 Pánɡ Pí Yú 别名 鱊鮬、鳜鯞(《尔雅》),婢聂、青衣鱼(崔豹《古今注》),旁皮鲫(《尔雅翼》),鮬鱼(《滇南本草》),文魮(《医林纂要》)。 出处 姚可成《食物本草》 来源 为鲤科动物中华鳑鲏鱼的肉。 生境分布 栖于江河、湖泊、池沼中。以藻类植物为食。多分布华东、华南一带。 原形态 体侧扁,高而短,略呈卵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