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19 秒,为您找到 203104 个相关结果.
  • 四、药物信息室必备图书标准

    1472 0001-01-01 《医院药学》
    为了做好药物信息工作,解决临床药学、药剂、管理、科研、教育等业务技术问题,推进和提高药剂科业务水平,设置和收集完整的、最新的图书资料是很重要的。为了开展日常的咨询和答疑工作,对于图书期刊要有一个最低限度的标准,并不断增补添购,但经常的资料收集工作还必须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及省市级图书馆和情报所的检索工具书、参考书、如《化学文摘》、《医学文摘》等大型检索工具以及国...
  • 六、日本占领时期的台湾医学

    5132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日本占领时期之中医药学 日本汉方医学源于中医药学,中医药学传入日本已有干余年历史,在日本曾有过巨大的发展,为日本人民的保健医疗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公元1868年,天皇睦仁实行明治维新,在医药卫生方面,祟尚追求西方医学,轻视排斥汉方(即中医)医学,取缔已有百年历史的江户医学馆,停办汉医学校、医学馆与医学所,用西医课程考试汉方医师之执业资格。汉方医界虽尽...
  • 主要西医药期刊的创办和发行

    5142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医药期刊是传播医药科学知识、传递医药科技信息的主要载体,对医药学科研、医疗、预防、医药教育和卫生行政管理都具有重要作用。 《海关医报》(Customs Medical Reports)是我国西医药期刊的篙矢。1871年,在上海由海关医务官贾米森(JamiesonRA.)主编,半年刊,刊载海关医务官及其他医师在中国所作的疾病调查报告和医学论文,1904年休刊...
  • 四、李杲的脾胃内伤论

    2134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李杲师从张元素,深受元素医学思想的影响,结合自己多年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创立了以“脾胃论”、“内伤论”为主的理论学说,成为这一时期最著名的医家之一,对金元医学的繁荣和后世中医学的发展都产生重要影响。在学术上,他独称一时,归纳而言,可以概括为三点: (一)尊师重道,发扬张元素药物学说 张元素对药物学有所创见,发明药物气味、阴阳、厚薄、升降、浮沉之理,创药物...
  • 第一章 中医外科学的源流与发展

    4758 2023-11-28 《中医外科学》
    第一章 中医外科学的源流与发展 一、起源 二、形成 三、发展 四、兴盛 第一章 中医外科学的源流与发展 〔自学时数〕2学时 〔目的要求〕了解中医外科学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面授时数〕1学时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几千年来经历了起源、形成、发展等不同阶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起源 恩格斯说过“科学的发生发展一开始就...
  • 四、北方少数民族医学的发展

    2710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维吾尔族医学的新起点 新疆解放后,维吾尔医重见光明,获得新生。1956年自治区卫生厅专门组织考察小组分赴南疆地区、市、县、乡村调查研究维吾尔医,并写了“这是一支潜在的有生力量,她在维吾尔聚居区担负着医治疾病的重任”的报告。同年,在和田县成立了各族卫生工作者协会和维医第一联合诊所。继之,在喀什、伊宁、哈密、库车、乌鲁木齐成立了维吾尔医诊所和医院。19...
  • 两宋时期医学著作

    7544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太平圣惠方》 《太平圣惠方》简称《圣惠方》,100卷,北宋王怀隐等奉敕编纂。太平兴国三年(978),宋太宗诏命翰林医官院诸太医各献家传经验方,共得方万余首,加上太宗即位前亲自搜集的经验效方千余首。命翰林医官使王怀隐,副使王佑、郑奇(一作郑彦)、医官陈昭遇等“参对编类”。王怀隐等对众多医方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整理归类,根据疾病证候划分为1670门,每门之...
  • 第二章 基本要求

    1383 0001-01-01 《中药法规》
    第十条 药品注册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是指提出药品注册申请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机构。 境内申请人应当是在中国境内合法登记并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机构,境外申请人应当是境外合法制药厂商。境外申请人办理进口药品注册,应当由其驻中国境内的办事机构或者由其委托的中国境内代理机构办理。 办理药品注册申请事务的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熟悉药品注册的法律、法规及...
  • 六、金元医学争鸣创新的评价

    3533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金元时期诸医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临床上,其突出的创新成就,对明、清乃至今日中医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一)金元医学争鸣兴盛的原因: “金元医学”在短短一百多年间,从诞生、成长到发展,始终贯穿着“开拓”、“创新”、“争鸣”这样一种新的医学风尚,使以刘完素、张元素、张子和、李杲、朱震亨等为代表的金元医家,都能形成理论上各有建树,实践中互有补充的发展...
  • 二、内科

    4590 0001-01-01 《中国医学通史》
    (一) 肝胆病 病毒性肝炎 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中医中药对乙肝的治疗取得了突出成就。首先表现在对本病病机的认识,有许多学者提出湿困、阴虚矛盾论、痰瘀互阻论、阳气主导论等新概念。对其辨证治疗,则认为气滞血瘀和肝肾阴虚两证多见。治疗其较难解决的病机是湿困与阴虚的矛盾。 对治疗乙型肝炎的单方单药的研究,目前较为深入的有五味子、山豆根、大黄、丹参、三七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