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5 秒,为您找到 222 个相关结果.
  • 化症回生丹

    … 《温病条辨》卷一:化症回生丹 处方 人参180克 安南桂60克 两头尖60克 麝香60克 片姜黄60克 公丁香90克 川椒炭60克 虻虫60克 京三棱60克 蒲黄炭30克,藏红花60克 苏木90克 桃仁90克 苏子霜60克 五灵脂60克 降真香60克 干漆60克 当归尾120克 没药60克 白芍120克 杏仁90克 香附米60克 吴茱萸60克 元胡索60克 水蛭60克 阿魏60克 小茴炭9…
  • 加味参苓白术散

    …《温病条辨》卷三 噤口痢,呕恶不饥,积少痛缓,形衰脉弦,舌白不渴 补脾益胃,宣畅中土 加味参苓白术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温病条辨》卷三。具有补脾益胃,宣畅中土之功效。主治噤口痢,呕恶不饥,积少痛缓,形衰脉弦,舌白不渴。 《育婴秘诀》卷四:加味参苓白术散 处方 人参1钱,炙耆1钱,白术1钱,归身(酒)1钱,炙草8分,青皮8分,陈皮7分,柴胡5分,夜明砂5分,木香5分,厚桂(去皮)5分,泽泻5分…
  • 清营汤

    …营凉血 《温病条辨》 热入营分证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清营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温病条辨》。为清热剂。具有清营解毒,透热养阴之功效。主治热入营分证。症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临床上用于治疗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肠伤寒或其他热性病证属热入营卫者。 《温病条辨》卷一:清营汤 处方 犀角9克 生地15克 玄参9克 竹叶心…
  • 加减复脉汤

    … 《温病条辨》卷三 温热病后期阴液亏虚证。症见身热面赤,口干舌燥,脉虚大,手足心热 滋阴养血,生津润燥 加减复脉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温病条辨》卷三。为补益剂。具有滋阴养血,生津润燥之功效。主治温热病后期阴液亏虚证。症见身热面赤,口干舌燥,脉虚大,手足心热。 《温病条辨》卷三:加减复脉汤 处方 炙甘草18克 干地黄18克 生白芍18克 麦冬(不去心)15克 阿胶9克 麻仁9克 功能主治…
  • 杏苏散

    …外燥剂 《温病条辨》 外感凉燥证 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杏苏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温病条辨》。为治燥剂。具有轻宣凉燥,理肺化痰之功效。主治外感凉燥证。症见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临床上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证属外感凉燥(或外感风寒轻证),肺失宣降,痰湿内阻者。 《温病条辨》卷一:杏苏散 处方 苏叶 半夏 茯苓 前胡 苦桔梗 枳壳 甘草 生姜 大枣(…
  • 桑杏汤

    …外燥剂 《温病条辨》 外感温燥证 清宣温燥,润肺止咳 桑杏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温病条辨》。为治燥剂。具有清宣温燥,润肺止咳之功效。主治外感温燥证。症见身热不甚,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脉大者。临床上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咯血、百日咳等证属外感温燥,邪犯肺卫者。 《温病条辨》卷一:桑杏汤 拼音注音 Sāng Xìng Tāng …
  • 香豉汤

    … 栀子仁9克 生姜24克 大青6克 升麻9克 芒消9克 制法 上八味,切。 功能主治 治温病肺胃热盛,身发斑点。 用法用量 以水600毫升,煮前七味,取250毫升,去滓,下芒消,分二次服。 摘录 《外台秘要》卷四引《删繁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香豉汤 处方 香豉15克 功能主治 治妇人半产下血不尽,烦满欲死。 用法用量 用水300毫升…
  • 减味普济消毒饮

    …治通考》 温病咽喉肿疼,颊肿,面正赤。或喉不痛,但外肿,甚则耳聋 减味普济消毒饮,中医方剂名。出自《白喉证治通考》。主治温病咽喉肿疼,颊肿,面正赤。或喉不痛,但外肿,甚则耳聋 处方 连翘1两,薄荷3钱,马勃4钱,牛蒡子6钱,芥穗3钱,僵蚕(直者)5钱,元参1两,银花1两,板兰根5钱,苦桔梗1两,生甘草5钱。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湿毒咽痛喉肿。 用法用量 每服6…
  • 桑防白膏汤

    …录 《喉科家训》卷四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桑防白膏汤组成 桑叶,防风,豆豉,牛蒡,桔梗,前胡,杏仁,土贝,中黄,霍斛,河柳。用法用量 水煎服。功用 疏风宣肺,清热解毒。主治 痧透喉宽,苔黄尖绛,脉转洪数。重要文献摘要 《温病大成》:“痧透喉宽,苔黄尖绛,脉转洪数者,桑防白膏汤主之,便闭者可加枳实、元明粉下之。桑防白膏汤,桑叶、防风…
  • 苦参石膏汤《伤寒总病论》

    …,治以石膏杏仁汤、石膏葱白汤。冬有黑骨温证,常见里热外寒,意欲守火而引饮,腰痛欲折,胸胁切痛,心腹膨胀等症,治以苦参石膏汤、知母解肌汤。”《温病论治探微》:“冬三月发病,其源从太阳、少阴,相搏蕴积。三焦上下壅寨,阴毒内行,脏腑受客邪之气,则病生矣。肾腑脏温病,阴阳毒气.其病相反。若腑虚则为阴毒所伤者,症见里热外寒,意欲守火而引饮,或腰痛欲折。若脏实则为阳毒所损,症见胸胁切痛如刺,心腹膨胀,治宜苦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