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5 秒,为您找到 727 个相关结果.
  • 参芪汤《朱氏集验方

    …氏集验方》卷二 消渴 养阴益气 参芪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朱氏集验方》卷二。具有养阴益气之功效。主治消渴。 组成 人参、桔梗、天花粉、甘草各一两,白芍药、绵芪(盐汤浸)各二两,白茯苓、北五味子各一两半。用法用量 上㕮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日进四服,留滓合煎。功用 养阴益气。主治 消渴。方义 人参、黄芪、甘草、五味子益气生津,天花粉清热…
  • 萆薢散《朱氏集验方

    …氏集验方》卷一 一切风证,腰脚疼痛,彻骨酸楚 除风去湿,止痛活血,补肾 萆薢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朱氏集验方》卷一。具有除风去湿,止痛活血,补肾之功效。主治一切风证,腰脚疼痛,彻骨酸楚。 组成 破故纸(盐炒)、川续断、川乌(炮)、防风、萆薢、赤芍药、熟地黄、独活、白芷、没药、杜仲(姜制)各一两,茴香(炒)、白术各二两。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
  • 独香汤《朱氏集验方

    …氏集验方》卷一 气中。目不开,四肢不收,昏沉 独香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朱氏集验方》卷一。主治气中。目不开,四肢不收,昏沉。 组成 南木香不拘多少。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瓜蒌子煎汤调下。主治 气中。目不开,四肢不收,昏沉。重要文献摘要 《世医得效方》:“独香汤,治中气闭目不语,四肢不收,昏沉等证。南木香不以多少。上为末,冬瓜子煎汤调下。痰盛,加南星为散,生…
  • 豆蔻散《朱氏集验方

    …氏集验方》卷十五 腹痛呕虫 止泻 豆蔻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朱氏集验方》卷十五。具有止泻之功效。主治腹痛呕虫。 组成 陈皮、甘草、诃子、使君子、半夏、没石子各半两,厚朴(制)七钱,木香、肉豆蔻各二钱半。用法用量 上㕮咀。每服三钱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一盏,煎七分,不拘时候服。功用 止泻。主治 腹痛呕虫。重要文献摘要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濡泄…
  • 黑神散《朱氏集验方

    …氏集验方》卷十三 伤损大吐血,或因酒食饱,低头掬损,吐血至多,并血妄行,口鼻俱出,但声未失 黑神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朱氏集验方》卷十三。主治伤损大吐血,或因酒食饱,低头掬损,吐血至多,并血妄行,口鼻俱出,但声未失。 组成 百草霜、蚌粉各等分。用法用量 上为末。每服二钱,用糯米饮调下,侧柏枝研汁尤效速;鼻衄,搐一字;皮破、灸疮出血、舌上出血并干掺上立止。主治 伤损…
  • 比金散《洪氏集验方

    …氏集验方》卷三。 肠风下血及痔漏 利湿止血,收涩 比金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洪氏集验方》卷三。具有利湿止血,收涩之功效。主治肠风下血及痔漏。 组成 蛸皮一个,皂角刺二两(60g),瞌藤子一个(去瓤,锉碎,别研为末),猪牙皂角一两(30g),白矾半两(15g)。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除瞌藤子外,上四味入瓷瓶内,盐泥封固,候干,先以小火烧令烟出,方用大火煅令烟尽为度,取出摊冷…
  • 肚蒜丸《朱氏集验方

    …氏集验方》卷六 水泻 健脾养胃,解毒,止泻 肚蒜丸,中医方剂名。出自《朱氏集验方》卷六。具有健脾养胃,解毒,止泻之功效。主治水泻。临床常用于脾胃虚寒而致的湿盛泄泻之症,常人平时腹胀者也可食之。 组成 獖猪肚一枚,大蒜。用法用量 将肚净洗去脂膜,入大蒜在内,以肚子满为度,煮之,自晨至晚,以肚蒜糜烂为度,杵成膏子,入平胃散为丸,如梧桐子大。刨艮三五十丸,空心以盐汤或米饮送下。功用…
  • 赤小豆丸《朱氏集验方

    《朱氏集验方》卷一 风脚气 赤小豆丸,中医方剂名。出自《朱氏集验方》卷一。主治风脚气。 组成 赤小豆(半生,半炒)、香附(半生用,半酒妙)、晚蚕沙(半生,半炒)、草乌(半生,半麻油炒)各等分。用法用量 加陈仓米三分之一,半生半炒,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空心茶、酒任下。主治 风脚气。
  • 三仙散《增补验方新编》

    《增补验方新编》卷五 闪跌殴打 清热祛瘀,活血止痛 三仙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增补验方新编》卷五。具有清热祛瘀,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闪跌殴打。 组成 罗裙带叶、杉树皮、槐树皮各等分。用法用量 煎水热洗,其滓捣融炒热,布包敷之,冷则随换,日夜不断。功用 清热祛瘀,活血止痛。主治 闪跌殴打。
  • 青黄散《梅氏验方新编》

    …梅氏验方新编》卷一 喉风,喉闭,一切喉疮、喉毒 青黄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梅氏验方新编》卷一。主治喉风,喉闭,一切喉疮、喉毒。 组成 青鱼胆、黄瓜霜一钱,梅花,冰片一分。用法用量 上为极细末。用瓷瓶收贮,勿令泄气。吹时俟喉中流吐痰涎即愈。主治 喉风,喉闭,一切喉疮、喉毒。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验方新编》:“此散无论喉风、喉闭一切喉疮喉毒等症,均能吹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