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1
秒,为您找到
243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活血散瘀汤
…伍甚佳。但究属攻破之剂,凡血虚无瘀者,切忌妄用。 摘录 《外科正宗》卷三 《中医外伤
科学
》:活血散瘀汤 处方 归尾、赤芍、桃仁、防风、延胡索、黄芩、半夏、陈皮、川芎。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主一切新伤,瘀阻肿胀疼痛。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中医外伤
科学
》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活血散瘀汤 处方 苏木3至5钱,赤白芍3至5钱,草红花3至5钱…
莲花蕊散
…脓血或虫是效。功用 和血,泻热,解毒。主治 痔漏二三十年不愈者。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医学纲目》:“【丹】二十二年不愈者,三服止,用莲花蕊散。莲花蕊、黑牵牛头末各一两半,当归半两,矾红少许。上为末,先忌食肉五七日,空心令食肉一顿,就取温酒下三钱,约两时辰,取下脓血或虫是效。”方论选录《中华泌尿男
科学
古典集成》:“治痔之法,不过凉血清热。治漏之法,则初宜凉血清热,宜凉…
通关散
…喷嚏,服药。 摘录 《丹溪心法附余》卷一 《
喉科
紫珍集》卷下:通关散 处方 牙皂30克(瓦上焙存性)川芎15克 制法 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一切喉风,口噤不开,痰涎塞塞,厥逆不知人事。 用法用量 吹于鼻内。喉、口等症脓成胀痛而畏下刀针,候熟,用此药吹于鼻内,其脓即自出。 摘录 《
喉科
紫珍集》卷下 元·《丹溪心法附余》:通关散 组成 …
加味真武汤
…;配以茯苓、白术利湿健脾;白芍、甘草缓中而制桂、附温热之性能;生姜温胃以行水气。合而用之,共奏温肾化水之功。运用 诊断要点为水肿重在下肢或在脐下、四肢清凉、心悸头眩、筋惕肉瞤、小便短少、行动气喘、舌淡少苔、脉沉细。加减化裁 水肿甚者,加冬瓜皮120g,以消水利尿;头晕甚者,加泽泻120g以利水湿,通清阳。重要文献摘要 方论选录《中兽医内
科学
》:“气滞浮肿肾虚型,宜温阳…
四物加黄芩黄连汤
…本方加减,治疗20例。患者均为阳盛血热,量多,经色鲜红或紫红质稠。热甚者,加栀子;血多者,加炒槐花、炒地榆、仙鹤草、茜草;阴虚血热者,加女贞子、旱莲草、知母。结果:止血有效率达90%左右。(《中医妇
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方解 本方中用四物汤养血活血,配以黄连、黄芩清热泻火,主要用于治疗血分实热,月经先期、量多病症。临床应用以月经先期、量多色鲜红、质黏稠、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临…
六应丸
…,4~5日痊愈者40例,6~7日痊愈者6例。(《黑龙江中医药》1996年第4期) 方解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疮疡肿痛,咽喉肿痛等病症。方用名贵药材牛黄、珍珠清热解毒,雄黄、蟾酥解毒消肿,配以冰片、公丁香活血消肿。临床应用以
喉科
、外科各种疮痈肿毒且焮赤肿痛者为辨证要点。本品有小毒,服用量不可过大,孕妇忌服。 现代研究 现代报道本方亦可用于喉源性咳嗽、发热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等疾病。现代…
葛根透毒汤《眼科临症笔记》
…,头疼赤胀,热泪不止,羞明怕日。运用 诊断要点:两目赤胀,星翳数点;按其脉,六脉浮数。是知余毒不净,外感风邪,闭塞毛窍,发热头痛;上攻于目,发生赤白膜等症。重要文献摘要 《中医眼
科学
》:“初期,宜刺少商、神庭二穴;内服加味普济消毒饮(黄芩、黄连、陈皮、玄参、连翘、板蓝根、马勃、薄荷、牛蒡子、升麻、柴胡、大贝母、银花、僵蚕、桔梗、甘草);二三剂大热必退,而目依然,再服龙胆泻肝汤,…
棘刺散
…刺散组成 棘刺(烧灰)半两(15g),青葙子三两(90g),当归、干姜(炮裂,锉)、菖蒲、香附子、鸡舌香、细辛、川芎、升麻各一两(30g)。用法用量 上为细散。每用半钱(1.5g),以绵裹于患处咬之,咽津。以愈为度。主治 齿漏疳,脓血出,齿龈宣露,气臭,不能饮食。重要文献摘要 《中医口腔
科学
概要》:“牙漏……(二)外治法以上两型均可使用。1.有脓血,齿龈宣露…
金果饮
…现代·《全国中成药产品集》(山西
科学
教育出版社,1989年)。“金果饮”根据上海市第三人民医院陈梅芳医师提供的处方研制,该处方名首见于《中成药研究》杂志1984年第5期,并先后被中国药材公司、国家医药管理局中成药情报中心站编著的《全国中成药产品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质量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收录。 组成 地黄、玄参、麦冬、胖大海、陈皮。 用法 上…
举肺汤《嵩崖尊生》
…。宜举肺汤,元参精肺饮,切忌升散温热辛燥。”2.《中医大辞典》:“举肺汤,《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一方。桔梗、甘草、天门冬、竹茹、阿胶、沙参、贝母、百合。水煎服。治肺痿,寒热往来,自汗,烦闷多唾。或带红线脓血。”3.《简明中医内
科学
》:“肺痿久嗽气虚,热在上焦,发热自汗,口吐浊沫,或唾红丝脓血,宜用举肺汤、元参清肺饮。”4.《简明中医病证辞典》:“热与虚寒之分。虚热者,症见咳喘气急、咳声低若、咳…
1..
«
18
19
20
21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