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课程
药方
药材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5
秒,为您找到
391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搜课程
搜药方
搜药材
苏铁果
…要有毒植物》:“种子及茎顶部的树心有毒。中毒症状为头晕,呕吐。”药理作用 1、致癌作用。 2、神经毒性。 3、毒性:苏铁甙对呼吸、血压、心脏、血管、肠和子宫作用轻微。相关论述 1、《现代
实用
中药》:“为收敛剂。通经,助消化,镇咳祛痰。治痢疾及呃逆。” 2、《全国中草药汇编》:“平肝,降血压。”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慢性肝炎,高血压病头胀痛,遗精,白带:(苏铁果)9-15g。…
十大功劳叶
…,止咳化痰。治肺痨咳血,骨蒸潮热,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心烦,目赤。 ①《本草再新》:"治虚劳咳嗽。" ②《植物名实图考》:"治吐血。" ③《饮片新参》:"治肺劳,止咳化痰,退虚热,杀虫。" ④《现代
实用
中药》:"清凉性滋养强壮药。功效与女贞子相似,适用于潮热、骨蒸、腰酸、膝软、头晕、耳鸣等证。" ⑤《陆川本草》:"泻火退热。治温病发热,心烦,下利,赤眼。" ⑥《西藏常用中草药》:"治湿热痢疾,目赤…
灯心草
…《分类草药性》:"涂痔疮。" ⑥《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安神,利水通淋。" ⑦《西藏常用中草药》:"清肺,降火,利尿。治心烦不寐。" ⑧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喉炎及咳嗽。" ⑨福建龙溪《
实用
中草药》:"治小儿惊热,泌尿系炎症,疮疡,胬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8分(鲜草单用,0.5~1两);或入丸、散。外用:煅存性研末撒或吹喉。 复方 ①治五淋癃闭:灯心草一两,…
针砂
…芎、香附、神曲;春加芎,夏加苦参或黄连,冬加吴茱萸或干姜。(《丹溪心法》小温中丸) ③治葵黄病,浮肿:针砂(醋煅,研细粉)三钱,红枣肉适量。制成丸药一百粒。每回一至二粒,一日三回,温水送服。(《现代
实用
中药》) ④治脾劳黄病:针砂四两(醋炒七次),于漆(烧存性)三钱,香附三钱,平胃散五钱。为末,蒸饼丸梧子大。任汤使下。(《摘元方》) ⑤治湿热黄疮,助脾去湿:针砂不拘多少,擂尽锈,淘洗白色,以米醋于…
文蛤肉
…略带青紫,平滑,亦有光泽。质坚硬而重,断面显层状。气无,味淡。以光滑,黄白色,无泥垢者为佳。动物学信息 动物属种 帘蛤科文蛤属动物文蛤。形态特征 文蛤,别名花蛤《梦溪笔谈》,黄蛤《现代
实用
中药》,圆蛤《药材资料汇编》,白利壳《中药志》。贝壳呈三角卵圆形,质坚硬,壳长60-122mm,高约为长的4/5,宽约为长的1/2。两壳顶紧靠,壳顶突出,位于背面稍靠前方,略呈三角形。小月面矛头状,…
荷梗
…能主治 清热解暑,通气行水。治暑湿胸闷,泄泻,痢疾,淋病,带下。 ①《本草再新》:"通气消暑,泻火清心。" ②《随息居饮食谱》:"通气舒筋,升津止渴,霜后采者,清热止盗汗,行水愈崩淋。" ③《现代
实用
中药》:"为收敛药。用于慢性衰弱的肠炎、久下痢、肠出血。妇人慢性子宫炎、赤白带下、男子遗精或夜尿证。又为解毒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0.5~1尺。 复方 治中暑神昏…
莱菔叶
…妇女乳房肿痛,乳汁不通。外治损伤瘀肿。 《中药大辞典》:莱菔叶 拼音注音 Lái Fú Yè 别名 萝卜杆(《滇南本草》),莱菔菜(《本草从新)》,萝卜缨(《本草再新》),莱菔甲(《现代
实用
中药》),萝卜甲(《江苏植药志》)。 出处 《唐本草》 来源 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根出叶。冬季或早春采收。风干或晒干。 性状 干燥根出叶具有旋卷、多皱纹的长叶柄,羽状裂片卷曲…
苦楝子
…心、呕吐等副反应,甚至中毒死亡。药理作用 抑菌作用。相关论述 1、《得配本草》:“泄阳明、厥阴之邪热,专主中焦乳病。” 2、《岭南采药录》:“煎水洗,能治手足爆圻及冻疮等。” 3、《现代
实用
中药》:“果实有收敛作用。治心腹疝痛,蛔虫腹痛。果肉捣烂涂冻伤。”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疗急性乳腺炎。 2、治疗头癣。相关配伍 1、治胃痛,肝气不舒的胸胁痛、疝痛:苦楝子、延胡索各…
棉花子
… 温肾,补虚,止血。治阳痿,睾丸偏坠,遗尿。痔血,脱肛,崩漏,带下。 ①《本经逢原》:"烧存性,解梅疮毒,痔漏,脱肛,下血,每服半两,黑豆淋酒服之。" ②《药性考》:"补虚,暖腰,治损。" ③《现代
实用
中药》:"有促进母乳分泌之效。"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温肾,止痛。治白带,并治小儿遗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复方 ①治阳痿不超:棉…
南天竹子
…止咳,平喘之功效。常用于久咳,气喘,百日咳。 《中药大辞典》:南天竹子 拼音注音 Nán Tiān Zhú Zi 别名 红杷子(王玷桂《不药良方》),天烛子(《三奇方》),红枸子(《现代
实用
中药》),南竹子(《广西中药志》),钻石黄(《上海常用中草药》)。 出处 《纲目拾遗》 来源 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或至次年春季采收,晒干,置干燥处,防蛀。 …
1..
«
22
23
24
25
»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