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网 本次搜索耗时 0.006 秒,为您找到 391 个相关结果.
  • 烟草

    …药大辞典》:烟草 拼音注音 Yān Cǎo 别名 野烟(《滇南本草》),相思草、返魂烟(《食物本草会纂》),仁草、八角草、烟酒(《粤志》),金丝醺(《纲目拾遗》),贪报草、延命草(《现代实用中药》),穿墙草,土烟草(《福建民间草药》),金鸡脚下红(《湖南药物志》)。 出处 《滇南本草》 来源 为茄科植物烟草的叶。通常于7月间,俟烟叶由深绿色变为淡黄色,叶尖下垂时采收。由…
  • 罗勒

    …" ②《嘉祐本草》:"调中消食,去恶气,消水气,宜生食。又疗齿根烂疮,为灰用甚良。又动风,发脚气,患啘,取汁服半合定,冬月用干者煮之。" ③《岭南采药录》:"治毒蛇伤,又可作跌打伤敷药。" ④《现代实用中药》:"为产科良药,能使分娩前后血行良好,并治胃痉挛,肾脏病。" ⑤《中国药植志》:"有消暑解热效用。" ⑥《南京民间药草》:"叶与丹参煎水服,可通经活血。" ⑦《广西中药志》:"疏表,散风热。治…
  • 接骨木

    …木的水或醇提取物对小鼠注射有利尿作用,此作用并非由其中所含的无机盐引起;利尿同时常导致小鼠下泻。 性味 甘苦,平。 ①《唐本草》:"甘苦,平,无毒。" ②《本草拾遗》:"有小毒。" ③《现代实用中药》:"苦,寒。" 注意 孕妇忌服。 《品汇精要》:"多服令人吐。" 功能主治 祛风,利湿,活血,止痛。治风湿筋骨疼痛,腰痛,水肿,风痒,瘾疹,产后血晕,跌打肿痛,骨折,创伤出血。…
  • 紫金牛

    …代实用中药》:"苦,平。" 功能主治 镇咳,祛痰,活血,利尿,解毒。治慢性气管炎,肺结核咳嗽咯血,吐血,脱力劳伤,筋骨酸痛,肝炎,立即,急慢性肾炎,高血压,疝气,肿毒。 ①《李氏草秘》:"治偏坠疝气,捣汁冲酒服半碗。" ②《植物名实图考》:"治肿毒,血痢,解蛇毒,救中暑。" ③《草木便方》:"治风湿顽痹,肺痿久嗽。涂寒毒肿痛。" ④《分类草药性》:"治吐血,咳嗽,气痛。" ⑤《现代实用中药…
  • 苎麻叶

    … 《纲目》:"甘,寒,无毒。"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散瘀。治咯血,吐血,血淋,尿血,肛门肿痛,赤自带下,跌扑瘀血,创伤出血,乳痈,丹毒。 ①《纲目》:"治金疮伤折血出,瘀血。" ②《现代实用中药》:"根、叶并用,治急性淋浊,尿道炎出血,肛门肿痛,脱肛不收,妇人子宫炎赤白带下。" ③苏医《中草药手册》:"止血,消炎,解毒。治咯血,吐血,月经过多。创伤出血,蛇、虫咬伤,痈肿,丹毒。" …
  • 菠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菠菜 拼音注音 Bō Cài 别名 菠棱(《嘉话录》),波棱菜(《唐会要》),赤根菜(《品汇精要》),波斯草(《纲目》),鹦鹉菜、鼠根菜(《现代实用中药》),角菜(《陆川本草》)。 出处 《履巉岩本草》 来源 为藜科植物菠菜的带根全草。 生境分布 全国各地都有栽植。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全体光滑,柔嫩多水分。幼根…
  • 盐麸子

    …嗽,喉痹,黄疸,盗汗,痢疾,顽癣,痈毒,头风白屑。 《中药大辞典》:盐麸子 拼音注音 Yán Fū Zǐ 别名 叛奴盐(《开宝本草》),盐肤子、盐梅子、盐梂子(《纲目》),木附子(《现代实用中药》),假五味子、油盐果(《南宁市药物志》)。 出处 《开宝本草》 来源 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果实。 生境分布 为我国中南和西南常见的野生阳性树。分布东北及河北、山东、山西…
  • 土木香

    … 功能主治 健脾和胃,行气止痛。治胸腹胀满疼痛,呕吐泄泻,痢疾,疟疾。 ①《祁州药志》:"健胃,利尿,祛痰,驱虫。" ②《科学的民间药草》:"内服治气管杖炎,百日咳:外用可作防腐剂。" ③《现代实用中药》:"治霍乱吐泻,疟疾,结核性下痢,慢性肠炎。" ④《河北药材》:"散风湿,降恶气,解毒。" ⑤《陕西中药志》:"行气化滞,健脾和胃。治胸满腹胀,呕吐泄泻,痢疾等症。" ⑥《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 酸浆

    …入手太阴经气分。" ②《闽东本草》:"入肺、脾二经。" 性味 酸苦,寒。 ①《本经》:"味酸,平。" ②《别录》:"寒,无毒。" ③《唐本草》:"味苦:大寒,无毒。" 注意 ①《现代实用中药》:"有堕胎之弊。" ②《闽东本草》:"凡脾虚泄泻及痰湿忌用。"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治热咳,咽痛,黄疸,痢疾,水肿,疔疮,丹毒。 ①《本经》:"主热烦满,定志益气,利水道。" …
  • 瓦楞子

    …草》:"消痰之功最大,凡痰隔病用之。" ③《丹溪心法》:"能消血块,次消痰。" ④《纲目》:"连肉烧存性,研敷小儿走马牙疳。" ⑤《医林集要》:"去一切痰积,血积,气块,破症瘕,攻瘰疬。" ⑥《现代实用中药》:"用于小儿佝偻病,肺结核,淋巴结核等症。" ⑦《山东中草药手册》:"制酸止痛,治溃疡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宜久煎),3~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复方 ①治…